评析
六十六 其一
七十欠四岁,此生那足论。每因悲物故,还且喜身存。安得头长黑,争教眼不昏。交游成拱木,婢仆见曾孙。瘦觉腰金重,衰怜鬓雪繁。将何理老病,应付与空门。
偶作寄朗之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分司胜刺史,致仕胜分司。何况园林下,欣然得朗之。仰名同旧识,为乐即新知。有雪先相访,无花不作期。斗醲乾酿酒,夸妙细吟诗。里巷千来往,都门五别离。岐分两回首,书到一开眉。叶落槐亭院,冰生竹阁池。雀罗谁问讯,鹤氅罢追随。身与心俱病,容将力共衰。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
已讶游何远,仍嗟别太频。离容君蹙促,赠语我殷勤。迢遰天南面,苍茫海北漘。诃陵国分界,交趾郡为邻。蓊郁三光晦,温暾四气匀。阴晴变寒暑,昏晓错星辰。瘴地难为老,蛮陬不易驯。土民稀白首,洞主尽黄巾。战舰犹惊浪,戎车未息尘(时黄家贼方动)。红旗围卉服,紫绶裹文身。面苦桄榔裛,浆酸橄榄新。牙樯迎海舶,铜鼓赛江神。不冻贪泉暖,无霜毒草春。云烟蟒蛇气,刀剑鳄鱼鳞。路足羁栖客,官多谪逐臣。天黄生飓母,雨黑长枫人。回使先传语,征轩早返轮。须防杯里蛊,莫爱橐中珍。北与南殊俗,身将货孰亲。尝闻君子诫,忧道不忧贫。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一起吕二炅吕四颎崔十八玄亮元九稹刘三十二敦质张十五仲元时为校书郎
帝都名利场,鸡鸣无安居。独有懒慢者,日高头未梳。工拙性不同,进退迹遂殊。幸逢太平代,天子好文儒。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既无衣食牵,亦少人事拘。遂使少年心,日日常晏如。勿言无知己,躁静各有徒。兰台七八人,出处与之俱。旬时阻谈笑,旦夕望轩车。谁能雠校闲,解带卧吾庐。窗前有竹玩,门外有酒酤。何以待君子,数竿对一壶。
凭李睦州访徐凝山人
郡守轻诗客,乡人薄钓翁。解怜徐处士,唯有李郎中。
感秋怀微之
叶下湖又波,秋风此时至。谁知濩落心,先纳萧条气。推移感流岁,漂泊思同志。昔为烟霄侣,今作泥涂吏。白鸥毛羽弱,青凤文章异。各闭一笼中,岁晚同憔悴。
浏览全部 3207 首
金城北楼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秋思
寒蛩鸣不定,郭外水云幽。南浦雁来日,北窗人卧秋。病身多在远,生计少于愁。薄暮西风急,清砧响未休。
偈七首 其五
客舍久留连,家乡夕照边。檐悬三月雨,水没两湖莲。镬漏烧灯盏,柴生满灶烟。已忘南北念,入望尽平川。
次韵斯远别后见寄六言四首 其二
旱势东南已病,秋风早晚室凉。蓝缕青衫可笑,萧条白发增长。
闻雁
客里挑镫正苦吟,无端天外寄愁心。霜横北地秋先老,月满南楼夜已深。远戍几时吹画角,孤村镇日响清砧。未知爪迹留何处,雪后沙边细细寻。
闻梅子久恙未愈寄此
酒未淋漓语未酣,殊途况味各深谙。微疴汝自伤天末,生计吾犹滞岭南。材惜子昂琴欲碎,情怜红拂梦何堪。屏山隔望初三月,故事封存到枕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