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升庵诗话》:《诗》:“肤如凝脂。”“凝”音“佞”。唐诗:“日照凝红香。”白乐天诗;“落絮无风凝不飞。”……今多作平音,失之;音律亦不协也。
《唐诗评选》:汉人不为透脱语,所谓珠涵玉韫,自媚山泽。西晋始倡,则有“蝴蝶飞南园”之句;谢客踵之,“池塘生春草”遂为绝唱。玄晖一往,每拾清响;李侯佳句,见许杜陵。其宗风相嗣如云门,一二字照天炤地,吟咏不废,此不可泯。“落絮无风凝不飞”,其来远矣。结联亦自《湛露》诗出,引伸旖旎,尤为动人,所以贵有七言。
送刘五司马赴任硖州兼寄崔使君
位下才高多怨天,刘兄道胜独恬然。贫于扬子两三倍,老过荣公六七年。笔砚莫抛留压案,箪瓢从陋也销钱。郡丞自合当优礼,何况夷陵太守贤。
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
永寿寺中语,新昌坊北分。归来数行泪,悲事不悲君。悠悠蓝田路,自去无消息。计君食宿程,已过商山北。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君言苦相忆,无人可寄书。觉来未及说,叩门声冬冬。言是商州使,送君书一封。枕上忽惊起,颠倒著衣裳。开缄见手札,一纸十三行。上论迁谪心,下说离别肠。心肠都未尽,不暇叙炎凉。云作此书夜,夜宿商州东。独对孤灯坐,阳城山馆中。夜深作书毕,山月向西斜。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殷勤书背后,兼寄桐花诗。桐花诗八韵,思绪一何深。以我今朝意,忆(一作想)君此夜心。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珍重八十字,字字化为金。
予与故刑部李侍郎早结道友以药术为事与故京兆元尹晚为诗侣有林泉之期周岁之间二君长逝李住曲江北元居升平西追感旧游因贻同志
从哭李来伤道气,自亡元后减诗情。金丹同学都无益,水竹邻居竟不成。月夜若为游曲水,花时那忍到升平。如年七十身犹在,但恐伤心无处行。
夜泊旅望
少睡多愁客,中宵起望乡。沙明连浦月,帆白满船霜。近海江弥阔,迎秋夜更长。烟波三十宿,犹未到钱唐。
睡起晏坐
后亭昼眠足,起坐春景暮。新觉眼犹昏,无思心正住。澹寂归一性,虚闲遗万虑。了然此时心,无物可譬喻。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行禅与坐忘,同归无异路。
对火玩雪
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火是腊天春,雪为阴夜月。鹅毛纷正堕,兽炭敲初折。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稍宜杯酌动,渐引笙歌发。但识欢来由,不知醉时节。银盘堆柳絮,罗袖抟琼屑。共愁明日销,便作经年别。
浏览全部 3207 首
游烟霞窟退翁亭
入径凝眸望,清流绕树飞。草深遮马足,花老扑人衣。莺啭尘心净,亭幽俗客稀。退翁如可作,同采碧山薇。
三月晦日与客小酌
天教老景变芳菲,晨起衰翁换裌衣。尽日绿阴莺懒啭,有时芳草蝶争飞。最怜永日身无事,所叹佳时客未归。虽老清狂犹未减,凭春说与故园知(同上书卷三○)。
风蝶令 题画蝶
纤草铺云毯,轻花缀锦衣。春深日暖爱双飞。不管冷红落絮,送春归。舞怯香魂乱,兜回扇影低。粉痕渐褪瘦来时。争不教人相对,惜芳菲。
柳枝辞十二首 其八
柳岸烟昏醉里归,不知深处有芳菲。重来已见花飘尽,唯有黄莺啭树飞。
仆访吕晞朴排岸方造舟翔鸾不及见后数日有诗次韵奉谢二首 其一
太常何敢醉如泥,休沐相寻见亦稀。倦著青衫君未可,老遮乌帽我当归。翔鸾寺里停烟棹,西子湖边看落晖。安得剧谈同一笑,孤篷六尺去如飞。
龙瑞宫 其一
花竹青虚卉木苍,行穿溪水过山房。黄冠相对如泥醉,此是人间不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