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余懒日甚不作诗者二年矣閒者二三子以歌咏相乐请题于吾兄遁庵遂以岁月坐成晚命之因事感怀成五章以自遣志之所之不知其言之陋也览者将有取焉 其四
连蹇拙进宦,艰难眛理生。一事且不免,况欲二者并。忍穷分所安,不为世所萦。床头一卷书,净洗胸次平。偶逢会心人,款款话中情。瓶储喜不空,今年赖西成。
题秋暮山行图
乱山嵂崒争清妍,寒林寂历相绵联。人閒黄尘千万丈,一点不到山林边。秋光淡薄秋气爽,浮云积翠何葱芊。高风凄其脱木叶,向来面目仍增娟。江流一曲抱山麓,孤舟斜日栖江湍。行人何适来,负担腰膂?。荦确石头路,蹇驴鞭不前。人家前涂渺何许,望之不及忧悁悁。问公何从得此本,笔势髣髴营丘传。我本山中人,见之心惘然。崁■历落真可笑,对画题诗思昔年。
月上海棠 重九之会彦衡赋词侑觞,尊兄遁庵
意益妙,殆不容后来者措手。彦衡坚请余继其后,勉为赋之黄花未入渊明手。日搅空肠几回九。山色绕吾庐,犹是当年明秀。忘言处,此意何曾在酒。等闲莫把良辰负。恨不见不生旧亲友。三径久荒凉,东篱下落英谁嗅。伤时泪,不觉沾襟渍袖。
兰氏自然斋
万事荣枯一笑閒,情知使尼定谁关。编茅依石宽如斗,卧看溪云出岫还。
临江仙 奉继遁庵先生韵 其二
四十六年弹指过,苍颜换却春华。在家居士巳忘家。谁人知此意,袖手向毗耶。世故驱人何日了,漂流不见津涯。软旸一钵有胡麻。纷纷身外事,渺渺眼中花。
送孙仲文行台之召
仲也何人斯,不满六尺长。言议閒英发,入耳音琅琅。胸怀湛秋水,面目严清霜。读书及城旦,寓迹凫鹥行。自公少余暇,婉愉奉高堂。甘旨未及亲,有饭不敢尝。颜色或未怡,彩衣戏亲傍。执丧三年中,哀慕如新丧。回思顾复劳,此意何时忘。日闻辟书下,且喜还且伤。捧檄念吾亲,不觉涕泗滂。拔英外台选,列布皆圭璋。掾吏须几人,亦必求循良。世人岂无才,要以德自将。纠擿谁弗能,吾心恐无常。诗人有明诫,茹柔吐其刚。孝为百行先,子孝吾既详。苟能推此心,前路未易量。慇勤养云翼,行矣勿悤忙。
浏览全部 293 首
临江仙 暮秋有感 其一
浊酒一杯歌一曲,世閒万事悠悠。閒来乘兴一登楼。西风吹叶脱,尽见四山秋。自古兴亡天不管,屈原枉葬江流。寸心禁得许多愁。莞然成独笑,白鹭起沧洲。
夏日登车盖亭十绝 其四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湘江秋夕
岳麓长云合,湘江暮霭收。鸿鸣沙渚夜,叶脱洞庭秋。霜竹千丛密,风弦一曲愁。独醒人不见,西岸水悠悠。
寄怀吕六松
西风吹薄暝,万叶赋秋声。高鹄云边少,孤蝉雨后清。年光凄短思,世态重离情。石壁沧洲阔,休寒白鹭盟。
江城梅花引 畏庐为涧秋作山水小幅漫笔题此
西风斜日酿清愁。怕登楼,又登楼。笑举一尊浊酒饯残秋。直向万山深处去,起茅屋,尽余生,断送休。送休,送休,更何求。水自流,云自浮。睡死,睡死,睡不死,飘梦岩头。扶杖飞泉,尘世总悠悠。倚石看君留画稿,持此意,赠将归,当卧游。
矮斋杂咏 水禽
一曲渔歌古渡头,几多鸥鹭起汀洲。西风吹散瑶池雪,点破长天万里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