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裳者华
《裳裳者华》,刺幽王也。古之仕者世禄,小人在位,则谗谄并进,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焉。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一章)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二章)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三章)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四章)
按:裳裳者华四章,章六句。
《裳裳者华》,刺幽王也。古之仕者世禄,小人在位,则谗谄并进,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焉。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一章)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二章)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三章)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四章)
按:裳裳者华四章,章六句。
《毛诗注疏》:《裳裳者华》,刺幽王也。古之仕者世禄。小人在位,则谗谄并进,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焉。古者,古昔明王时也。小人,斥今幽王也。○谄,敕检反 [疏]“《裳裳者华》四章,章六句”至“之世焉”。○正义曰:作《裳裳者华》诗者,刺幽王也。以其古之仕于朝者,皆得世袭其禄。今用小人。幽王在于天子之位,则有谗佞谄谀之人并进于朝,既为佞以蔽之王,又进谗以害贤,而王信受之,弃去贤者之胤类,绝灭功臣之世嗣,故时臣思古以刺之也。此言“古之仕者世禄”,及《文王》曰“凡周之士,不显亦世”,皆谓仕宦于朝者。朝者,在官之总名,公卿大夫皆是也。经言“乘其四骆”,则仕者得乘四马矣。礼,士乘两马,则此诗所言不及士也。古者,有世禄复有世位。世禄者,直食其先人之禄而不居其位。不贤尚当然,子若复贤,则居父位矣。三章笺云:“守我先人之禄位。”并位言之,见此意也。类谓种类,世谓继世。“弃贤者之类,绝功臣之世”,其理一也。由其贤而得有功,以举类而当嗣世,义不异矣。但指人身而称贤者,据禄位而言功臣耳。经四章,皆言思见明王,以免谗谄并进,令己弃绝之事也。○笺“古者”至“幽王”。○正义曰:诸言在位者,多谓臣在于位。此小人在位,文对古者明王,则在位谓幽王也。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兴也。裳裳,犹堂堂也。湑,盛貌。笺云:兴者,华堂堂于上,喻君也。叶湑然于下,喻臣也。明王贤臣,以德相承而治道兴,则谗谄远矣。○湑,思叙反。治,直吏反。远,于万反,又如字。 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笺云:觏,见也。之子,是子也,谓古之明王也。言我得见古之明王,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我心所忧既写,是则君臣相与,声誉常处也。忧者,忧谗谄并进。○觏,古豆反。 [疏]“裳裳”至“处兮”。○正义曰:诗人遇谗绝世,伤今思古。言彼堂堂然光明者华也,在于上。又叶湑然而茂盛兮,在于下。华叶相与,共成荣茂。以兴显著者,君也,在于上。美德者,臣也,佐于下。君臣相承,共兴国治。古之明王,政治如此。我得见古之是子之明王,则我心所忧谗谄之事,写除而去兮。我心之忧既已写兮,则仕于彼朝,君臣相得,是以有声誉之美而处之兮。言常处此声誉之美。兮已由谗见绝,故忧而思之,以刺今也。○传“裳裳”至“盛貌”。○正义曰:以华状显见,故言犹堂堂也。此叶兴臣德盛,故湑为盛貌。“有杕之杜”,刺不亲宗族,故传以“湑”为“枝叶不相比也”。○笺“兴者”至“远矣”。○正义曰:谗谄并进,由君受之。三章皆言华,故以华喻君也。华既喻君,而复有叶,故以喻臣。言君之须臣为辅,犹华之须叶以盛,故下章无叶,以喻无臣也。华叶之在于枝,高下同耳。言华上、叶下者,因文之上下以喻君臣上下耳。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芸,黄盛也。笺云:华芸然而黄,兴明王德之盛也。不言叶,微见无贤臣也。○芸音云,徐音运。见,贤遍反。 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笺云:章,礼文也。言我得见古之明王,虽无贤臣,犹能使其政有礼文法度。政有礼文法度,是则我有庆赐之荣也。 [疏]“裳裳”至“有庆矣”。○正义曰:既思君臣并贤而不得,又思君明而无贤臣者。言彼堂堂然光明者华也,此华乃芸然而其色黄而盛矣。以兴显著者君也,此君其德彰而明矣。华盛而不言其叶,见君明而其臣不贤。我得见是子明王,虽无贤臣,犹能使其政有礼文法度之章也。维其政有礼文法度之章,则能进用有德,是以于我有庆赐之荣矣,我所以欲得见之也。○传“芸,黄盛”。○正义曰:芸是黄盛之状,故笺云“华芸然而黄”也。此华赤以黄为盛,谓草木之有黄华者也。若之华紫赤而繁,黄则衰矣,与此不同也。○笺“华芸”至“贤臣”。○正义曰:类上章有叶而此无,故云“而不言叶者,微见无贤臣也”。微谓不明言而理见,是其微也。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笺云:华或有黄者,或有白者,兴明王之德,时有驳而不纯。○驳,邦角反。 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言世禄也。笺云:我得见明王德之驳者,虽无庆誉,犹能免于谗谄之害,守我先人之禄位,乘其四骆之马,六辔沃若然。○骆音洛。沃若,如字,徐于缚反。 [疏]“笺华或”至“不纯”。○正义曰:喻取其象既以黄色,兴明王德纯,故以异色喻其不纯。或有黄者,或有白者,华自有杂色与纯者,二章各举以喻,非此华本黄而变白,又非白即衰也。华一时而黄白杂色,以兴明王亦一时而善恶不纯,非先盛而后衰为不纯也。故言时有駮而不纯者,言时有善多而恶少,非善恶半也。若恶与善等,则是闇君,不得为明王矣。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左,阳道,朝祀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笺云:君子,斥其先人也。多才多艺,有礼于朝,有功于国。○朝,直遥反。下及下篇同。 维其有之,是以似之。似,嗣也。笺云:维我先人,有是二德,故先王使之世禄,子孙嗣之。今遇谗谄并进,而见弃绝也。 [疏]“左之”至“似之”。○正义曰:诗人既思明王,又陈已所以宜嗣之意也。言“左之左之”,左,阳道,朝祀之事,我先人君子则宜而行之。“右之右之”,右,阴道,丧戎之事,我先人君子则能有而晓之。此二德者,我先人维其并能有之,是以先王使其子孙嗣之。今遇谗见绝,故思古明王也。左,阳道,嘉庆之事,故言宜之。右,阴道,为忧凶之事,不得言宜,故变言有之。二者皆君子之所能,故下经总言有之,明二者皆有也。○传“左阳”至“之事”。○正义曰:以天下之事多矣,大总不过吉凶,故举左右以目之。左,阳道,谓嘉庆之事。朝者,人所乐;祀者,吉之大,故为阳也。右,阴道,谓忧凶之事。丧者,人所哀;戎者,有所杀,故为阴也。以能事弘多,故皆重言以见众也。 《裳裳者华》四章,章六句。
《诗经通论》:裳裳者华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本韵。兮。兴也。下同。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本韵。矣。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本韵。左之左之,君子宜、本韵。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本韵。之。 何玄子亦以此诗为美郑武公,曰:「诗曰『维其有之,是以似之』,知其赋象贤也。终周之世,唯周公之后有鲁公,郑桓之后有郑武足以当之。末章,毛传曰『左,阳道,朝祀之事;右,阴道,丧戎之事』。按老子言『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毛传本此。观下文单以『维其有之』为言,明是指武公帅师兴复之事。」此说亦存之。
一说,「『左之左之』、『右之右之』,承上『六辔沃若』而言。两章宜为一章。『或黄或白』,当是『左之』、『右之』之兴」。亦似有理。但谓与上章承接,不必谓共为一章耳。
【裳裳者华四章,章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