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氏隐居二首 其一

七言律诗

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涧道余寒历冰雪,石门斜日到林丘。

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

评析

《唐诗广选》:

郭明龙曰:结句弱。

《唐诗选》:

杜每于天时地势,妙得景语,“石门斜日到林丘”是也。“不贪”句奇创。

《唐诗归》:

钟云:幽鲜有骨,口齿森然(“涧道余寒”二句下)。钟云:“金银气”贪者白不识也,此有至理,不必与俗人注明(“不贪夜识”句下)。

《杜诗解》:

“更幽”字妙。有只是一身而亦喧者,春山所以畏俗子也;有多添一人而愈静者,春山所以爱幽人也。看其自待之高如此(“伐木丁丁”句下)。

《唐诗直解》:

“不贪”二语闻道之言,人不能释。

《唐诗镜》:

三、四景色自然,风格最老。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蒋一葵曰:五、六,上二字成句,下五字即解上二字,是折腰体(“不贪夜识”一二句下)。

《杜臆》:

“不贪”、“远害”语近道,说得隐士有身份。……及味“虚舟”语,知其在泉石而非膏肓,卧烟霞而无痼疾,忘机达生,无意无必,高于他隐士数倍。

《带经堂诗话》:

山(按指曲阜县石门山)南有两小阜,俗称金耙齿,银粑齿者,子美诗“不贪夜识金银气”之句,盖偶然即目耳,非身历其处,固不知也。

《义门读书记》:

春犹冰雪,幽深可知,此二句“独相求”也(“涧道余寒”二句下)。

《唐诗别裁》:

“不贪”句,言其识之清,“远害”句,言其识之旷。

《读杜心解》:

盖诗成于既宿之后,系题壁诗,非访隐诗也。访隐则须由我及人,题壁定是因人感己。若认作初到,则“夜识”、“朝看”如何下?

《杜诗镜铨》:

蒋弱六云:写其居其人,皆迥绝尘凡,杳不可即。王阮亭云:情景俱佳(“涧道余寒”二句下)。邵子湘云:中有至理(“不贪夜识”二句下)。

《唐诗近体》:

善写幽居之致,旨趣俱远。不得以涉理路、落言诠议之。

《唐诗归折衷》:

吴敬夫云:上句言时值初春,下句言日正傍晚;然语特动荡流美,为全首警句(“涧道余寒”二句下)。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陈德公曰:三、四写行,景色历落老成,出色在着“余”“斜”二字。五、六质语,用婉笔,此等大故是初年声节。

《唐诗鉴赏辞典》:

原作共两首,第一首是七律,殆初识张君时作,形容他的为人。这是第二首,大约跟张氏已很相熟了,所以开首便道“之子时相见”,《杜诗镜铨》以为“当是数至后再题”,《杜诗详注》以为“往来非一度矣”,皆是。
虽是一首应酬之作,却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与风趣。这首诗直说与用典双管齐下。直说与用典是古诗常用的两种表现方法,如不能分辨,诗意便不明白。在这里却两两密合。假如当作直说看,那简直接近白话;假如当作用典看,那又大半都是些典故,所谓无一句无来历。但这是形迹,杜诗往往如此,不足为奇。它能够有风趣,方是真正的难得。
如“之子”翻成白话当说“这人”或“这位先生”,但“之子”却见《毛诗》。第三句,池中鲤鱼很多,游来游去;第四句鹿在那边吃草呦呦地叫;但“鳣(zhān毡)鲔发发(bō拨)”,“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并见《毛诗》。用经典成语每苦迂腐板重,在这儿却一点也不觉得,故前人评:“三四驱遣六艺却极清秀。”而且鹿鸣原诗有宴乐嘉宾之意,所以这第四句虽写实景,已景中含情,承上启下了。
“杜酒”一联,几乎口语体,偏又用典故来贴切宾主的姓。杜康是创制秫酒的人。“张公大谷之梨”,见潘岳《闲居赋》。他说,酒本是我们杜家的,却偏偏劳您来劝我;梨本是你们张府上的,自然在园中边摘边吃,不必向外找哩。典故用得这般巧,显出主人的情重来,已是文章本天成,尤妙在说得这样轻灵自然。《杜诗镜铨》说:“巧对,蕴藉不觉。”慰藉不觉正是风趣的一种铨表。
诗还用透过一层的写法。文章必须密合当时的实感,这原是通例。但这个现实性却不可呆看,有些地方正以不必符合为佳。在这里即超过,超过便是不很符合。惟其不很符合,才能把情感表现得非常圆满,也就是进一步合乎现实了。这诗末联“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想那前村的山路很险,又喝醉了酒,跌跌蹱蹱地回去,仿佛盲人瞎马夜半深池的光景,那有不发愁之理;所以这诗末句实在该当作“归醉每应愁”的,但他偏不说“应愁”,颠倒说“无愁”。究竟“应愁”符合现实呢,还是“无愁”符合现实?我们该说“应愁”是实;我们更应该知道“无愁”虽非实感,却能进一步地表现这主题──主人情重,客人致谢,宾主极欢。
在这情景下,那么不管老杜他在那天晚上愁也不愁,反正必须说“无愁”的。所以另外本可以有一个比较自然合理的解释,喝醉了所以不知愁;但也早被前人给否决了。《杜诗集评》引李天生说:“末二句谓与张深契,故醉归忘山路之险,若云醉而不知,则浅矣。”李氏的话是很对的。杜甫正要借这该愁而不愁来表示他对主人的倾倒和感谢,若把自己先形容成了一个酒糊涂,那诗意全失,不仅杀风景而已。又这一句结出首联的意思来,“邀人晚兴留”是这诗里主要的句子。
(俞平伯)

相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