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时世装,儆戎也
城中好高髻,乡间一尺长。元和亦有时世装,因之流行遍四方。不为怡容为戚态,望而可知非兆祥。所以少傅作诗儆戎变,虽然当时戎变久矣讵因髻椎面赭之改常。作善降祥不善必致殃,应在君臣勤政持纪纲。区区妇人一时习俗所好尚,安能贻祸于家邦?尚忆辛未南巡吴郡县,妇女装饰原似寻常之所见。及至丁丑复省方,吴女人人眉际乌绫作瓜瓣。马上一过觉可憎,然而礼不下庶人,亦弗诃禁令改换。久将自厌必更易,似此亦何系世道人心而为灾祥之左券!五十篇可取者多,是篇吾谓近俗谚。
雨花台
据阜高台俯井闾,讲经因以得名诸?维摩已是为糟粕,梁武真成拾唾余。
故直隶总督方观承
以书记起用,古有今则无。有之祇一人,曰惟观承夫。夙称习政事,铨曹尤著誉。出而为监司,荐升抚与督。在直二十年,勤干实有余。永定筹补苴,艰为永逸图。然仅能如此,诚亦蒿目予。徒以莅任久,稍与姑息俱。未至大狼藉,何必吹求吾。成全良已多,讵非佳事乎。
高宗纯皇帝御制乡饮酒礼乐章补笙诗六篇乾隆十年 由仪四章二章章四句二章章二句
在上曰天,在下曰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下曰地,在上曰天。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由其仪矣,物则熙矣。仪其由矣,物则休矣。
故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
世臣亦近戚,丹诚素所信。命之习政事,干材亦日进。金川往经略,旌旗改观奋。然其时其势,未宜深入迅。郎卡既怖詟,特许归降顺。凯旋赞黄阁,章服三锡晋。西师两用兵,同心却众论。坐谋无不协,用蒇大功建。其后征缅甸,力请往抒荩。猛拱既收服,官屯近围困。祇以水土劣,兵役多病顿。值彼悔罪请,爰撤师旅振。然因受瘴深,兼悔堕功闷。遂以永辞世,饰终典空绻。嗟我社稷臣,所期宁在近。年少长于余,骑箕惜且恨。
登舟
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麦苗夹岸穗将作,柳叶笼荫絮已频。最是篷窗心惬处,雨晴绿野出耕人。
浏览全部 295 首
寿许左丞可用
相国簪绅表,朝家宠锡专。泰阶耀箕尾,北斗炳奎躔。德望丘山重,文章日月悬。位隆持左辖,机要职三铨。山甫心常敬,阿衡任益坚。苍生归化育,士类荷陶甄。史继龙门志,经传凤穴贤。紫微明晓日,黄菊烂秋天。善治真儒效,斯文元气全。愧从门下后,仰祝八千年。
黄都宪叔高有总督南畿粮储之命诗以送之
历转华阶三十年,清才常荷圣明怜。台官新拜中丞上,国计专司左辅前。定使京师恒足用,还期台鼎必乔迁。东南民力今逾竭,好为苍生解倒悬。
咏唐史 郭子仪
凌烟阁上中兴后,勋德光全属令公。鱼辈也知深用力,其如谦巽悟宸衷。
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一章)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二章)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三章)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四章)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彊御。(五章)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六章)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七章)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八章)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 人广骚反骚 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余十八首别命题或 追录少作并存于 卷以训童蒙之意 梦见周公
汲汲怀人梦,皇皇救世功。有心哉鲁叟,所见者周公。政绩简编在,精神寤寐通。宛如尚为左,忘却已迁东。凤去经纶远,麟来笔削终。空令千载下,跪奠两楹中。
题竹溪近藁二首 其二
□□久让□□□,□□墙低怯浅攻。白敏居常嘲杜甫,愈谦自说效卢仝。三千首探骊颔宝,九万里抟鹏背风。欲往从之翅羽短,碧天无际海连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