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育骠骑 歌

古风
题注:天育,厩名,未详所出。

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是何意态雄且杰,骏(一作騣)尾萧梢朔风起。

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燄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①阅清峻。遂令大奴②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俊。

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

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騕袅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

评析

《后村诗话》:

少陵马诗多矣,此二篇(《天育骠骑歌》、《题韦偃马》)及曹霸《丹青引》尤老苍,一洗万古。

《杜臆》:

此起亦奇突。……束语换韵,激昂顿挫,总是抒其垒块。老杜最善咏马,而此篇妙在“卓立天骨森开张”,分明描出豪杰模样。末四句无限悲感,前二句悲既往,如孔明辈;后二句悲见在,而己亦在其内矣。总根“卓立”句来。

《唐诗快》:

此言岂为马而发哉,足使千古英雄一齐堕泪。“清峻”二字说马亦奇(“监牧攻驹”句下)。

《杜诗详注》:

前记画中之马,首提天子之马,此图为天育设也。“骏尾”以下,皆写其意态之雄杰。次叙画马之由,再提太仆监牧,盖图起于张公也。末乃抚图兴叹,盖伤知马者难逢,而自慨不遇也。曰“年多物化”,知作诗时,去开元间远矣。此章前二段各八句,末段四句收。

《义门读书记》:

画马徒存,而真马老死槽枥,不得为天子用,公诗盖寓“叶公画龙”之叹乎!……“矫矫龙性合变化”二句,是“健”字精神。

《茧斋诗谈》:

“如今岂无騕袅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此跨出局外结法。

《唐宋诗醇》:

杜甫善作马诗、画马诗,篇篇入妙。支道林爱其神骏,少陵当亦尔耶。末语一转,抚物自伤,感慨无限,

《杜诗话》:

首提“天子之马”起,中云“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盖图起于太仆张景顺,故通篇归重真马,而画马不必过作形容。

《石洲诗话·渔洋评杜摘记》:

“画出神骏。”结处云:无限感慨,一句尽之。”万纲按:此西樵评。

《读杜心解》:

首从写真作意,中述作画之由,末就今昔有无寄慨,自是题旧画体也。……起二句一提,下六句都将真马出色写生,却用“是何”两字领起,则句句说真马,即句句是画马也。“伊昔”以下,乃叙事体。以“阅清峻”三字作提,阅之既审,遂将“四十万匹”付之“大奴”,独取“别养骥子”状其“神骏”。觉此马此画,俱横绝千古,而此图来历,更极明悉。至其筋脉灵动,则“写真传世”,应还首段;“座右更新”,挑动末段也。结更从画马空存,翻出异材常有来。既为画马转一语,亦为奇士叫一屈,又恰与篇首呼应。其寓意也悲矣,其运法也化矣!

《杜诗镜铨》:

王西樵云;入手揭清题目,以“是何”唤起全神。先赞骠骑之雄俊,再叙牧养之始末。起笔突兀而高老(首四句下)。摹写入神(“矫矫龙性”二句下)。横绝之笔(“当时四十”二句下)。张云:见画马不及真马有用,即起下文、又转到有真材而无知遇,结处寄托深远(末四句下)。

《诗法易简录》:

以九字长句起,便有奔放之势(首句下)。尤妙在上句先用“呜呼”二字顿宕其气,以引起之,赶出末两长句,乃愈觉酣畅漓淋,极情尽致矣(末句下)。

《唐宋诗举要》:

吴北江曰:“年多”以下句句顿,句句咽,乃大家笔意,凡手所无也。旧评曰:杜公马诗篇篇尽善,尤妙在无一借凑之语,而意自超然,凡咏物当以此为法。

杜甫的其他作品
相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