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鹤林玉露》:词微而显,得风人之旨。
《诚斋诗话》:近世陈克咏李伯时画《宁王进史图》云:“汗简不知天上事,至尊新纳寿王妃。”是得谓为微、为晦、为婉、为不污秽乎?唯李义山云:“侍宴归来宫漏永,薛王沈醉寿王醒。”可谓微婉显晦,尽而不污矣。
《震泽长语》:余读《诗》,至《绿衣》、《燕燕》、《黍离》,有言外无穷之感。后世唯唐人尚有此意,如“薛王沈醉寿王醒”,不涉讥刺,而讥刺之意溢于言表,得风人之旨。
《唐诗绝句类选》:风刺沉着。
《诗薮》:“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沈醉寿王醒。”句意愈精,筋骨愈露。
《围炉诗话》:诗贵有含蓄不尽之意,尤以不着意见、声色、故事、议论者为上。义山刺杨妃事之“夜半宴归宫漏水,薛王沈醉寿王醒”是也……其词微而意显,得风人之体。开元、天宝共四十二年,赐酒于此者多矣;薛王侍宴自在前,寿王侍宴自在后。义山诗意非指一席之事而言之也。十四字中叙四十余年事,扛鼎之笔也。禅者有云:“意能划句,句能划意,意句交驰,是为可畏。”夫意划句,宜也。而句亦能划意,与意交驰,不须禀意而行,故曰可畏。……“薛王沈醉寿王醒”,诗之句划意也。
《拜经堂诗话》:同一咏杨妃事,玉溪云:“夜半宴归宫漏永,薛上沈醉寿王醒。”此用巧而见工也。
《茧斋诗谈》:讽而不露,所谓蕴藉也。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微而显,婉而峻,风人之旨也。
《唐人绝句精华》:此与《骊山有感》同意。一醉一醒,以见讥意。
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
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皇包世度。玉壶渭水笑清潭, 凿天不到牵牛处。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 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推烟唾月抛千里, 十番红桐一行死。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
牡丹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垂手乱翻雕玉佩,招(一作折)腰争舞郁金裙。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谒山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与同年李定言曲水闲话戏作
海燕参差沟水流,同君身世属离忧。相携花下非秦赘,对泣春天类楚囚。碧草暗侵穿苑路,珠帘不捲枕江楼。莫惊五胜埋香骨,地下伤春亦白头。
赋得鸡
稻粱犹足活诸雏,妒敌专场好自娱。可要五更惊晓梦,不辞风雪为阳乌。
春宵自遣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浏览全部 642 首
集句 其四
内人相续报花开(王建),天子春游特地来(王维)。夜半宴归宫漏永(李商隐),沸天宵鼓动瑶台(李白)。
集句 其八
羯鼓声高众乐停(李商隐),上林仙景似蓬瀛(李商隐)。轻云阁雨迎天仗(夏英公),花外风飘万岁声(郑獬)。
登安乐山塔
池有灵泉泉有龙,高僧深隐梵王宫。云林百里如屏障,安乐山西一望中。
拟唐宫词十首 其七
卯酒微微解宿酲,催花羯鼓变新声。君王好赐承恩宴,辛苦边头百将营。
馆娃曲
馆娃催赐宴,西子犹酣酒。龙舆下云旗,凤乐迎王母。银桥星似烛,翠扇花连牖。歌乐殊未终,鸦噪城头柳。
千秋节有感二首 其二
御气云楼敞,含风彩仗高。仙人张内乐,王母献宫桃。罗袜红蕖艳,金羁白雪毛。舞阶衔寿酒,走索背秋毫。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