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感慨 其二
东南多胜概,古迹渐对寻。 诸老题诗处,繁阴蔽石林。 云团溪雨重,水落野塘深。 感慨添余思,孤猿入暮吟。
感怀 其八
紫霞结重盖,五城十二楼。 中有青眉仙,翠织鳞花裘。 天浆饭玉稍,恣乐无停休。 自谓能长生,可与造化游。 悲风一何来?吹动人间秋。 琼窗漱寒响,深闺起离愁。 欲飞肘无羽,延颈望玄洲。 玄洲不可到,始悔违前修。
送圭玉冈
一真四法全吾道,教主云间喜作家。 白气拥林龙绕树,紫霞纷日凤衔花。 笑谈不释铁如意,斩斫岂由金莫耶?可是阿师门户别,相逢不吃赵州茶。
素梅 其七
罗浮月白海无尘,玉树琼林处处春。 半夜禹陵风雨作,屋梁飞动欲生鳞。
过山家
松风吹凉日将宴,山家蒸梨作午饭。 阿翁引孙牵犊归,破衣垂鹑不遮□。 勾镰插腰背负薪,白头半岸乌葛巾。 喜渠胸次无经纶,白石烂煮空山春。 见我忘机笑古怪,不学当时野樵拜。 自言无处著隐居,仅得门前溪一派。 好山两岸如芙蕖,溪水可濯亦可渔。 白日力作夜读书,邻家鄙我迂而愚。 破瓶无粟妻子闷,更采黄精作朝顿。 近来草庐无卧龙,世上英雄君莫问。
自感
父母生我时,爱如掌上珠。 襁褓辟寒暑,乳哺随所须。 周岁会言语,大小相引呼。 摇头却梨栗,行行不须扶。 三年离怀抱,已知亲与疏。 相揖识进退,应对无嗫嚅。 五六渐精爽,气貌与众殊。 怡怡浴仁化,喜听论之乎。 八龄入小学,一一随范模。 厌睹诡谲行,不读非圣书。 宗族惊我异,父母悯我孤。 宾客皆回头,指为汗血驹。 长大怀刚肠,明学循良图。 硕画决自必,不以迂腐拘。 愿秉忠义心,致君尚唐虞。 欲使天下民,还淳洗嚣虚。 声施勒金石,以显父母誉。 此志竟萧条,衣冠混泥涂。 蹭蹬三十秋,靡靡如蠹鱼。 归耕无寸田,归牧无寸刍。 羁逆泛萍梗,望云空叹吁。 世俗鄙我微,故旧嗤我愚。 赖有父母慈,倚门复倚闾。 我心苦凄戚,我情痛郁纡。 山林竞蛇虺,道路喧豺□。 荒林落日阴,羞见反哺乌。 乌鸟有如此,吾生当何如?
浏览全部 705 首
次姚舍人 其二
斜岸乌纱落魄裘,得宽閒处且悠悠。任渠名利浓于酒,顾我情怀淡似秋。黄菊苍松陶令宅,清风明月庾公楼。翻思二老今何在,景物依然恼客愁。
商于驿与于蕴玉话别
南朝徐庾流,洛下忆同游。酒采闲坊菊,山登远寺楼。相思劳寄梦,偶别已经秋。还被青青桂,催君不自由。
夏夜坐月得公字
凉月空庭得,清尊此夕同。行觞佳节后,坐客大江东。避暑思袁绍,登楼想庾公。相逢各意气,君莫叹飘蓬。
次韵徐仲车喜董元达访之作南郭篇四韵
董侯从军来,意望名不朽。款门拜徐公,在德不在酒。徐公虽避俗,对客辄粲然。耳不闻世事,时诵陶令篇。
春日杂咏二首 其一
二月忽将半,一春能几时。寒随鸿雁别,雨赴杏花期。江水碧于酒,山云白似炊。登楼思无限,孤客在天涯。
王宽斋送菊 其三
今朝无事要花开,盛酒老盆移菊栽。若觅庾冰犹在此,信知陶令早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