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听琴
疏帘曲槛蘋风凉,细腰美人藕丝裳。绿藤水文穿矮床,玉指纤纤弹履霜。高林莺啭日正长,幽涧泉鸣夜未央。哀思不怨和而庄,有齐淑女礼自防。世人但惑青楼倡,琵琶箜篌杂胡羌。试听一曲醒汝狂,文姬指法传中郎。
春夏雨旸调适颇有丰岁之望喜而有作
二十年无赤白囊,人间何地不耕桑。陂塘处处分秧遍,村落家家煮茧忙。野老逢年知饱暖,书生随例得猖狂。雨余天气初清润,曳履长歌出草堂。
老翁
老翁睡少知遥夜,贫士衾单怯苦寒。闷里不嫌村酒薄,瘦来偏觉旧衣宽。篱门遇健时能出,书卷乘闲亦取看。深愧野人怜寂莫,放锄相唤共朝餐。
东篱杂题五首 其五
沟声流激激,篱影立疏疏。平旦来浇药,临昏尚看鱼。比邻怪疏索,风月伴踌躇。安得王摩诘,凭渠画草庐。
野兴四首 其二
小雨迎藜杖,微风入葛巾。宁甘结袜系,不作拜车尘。施药乡邻喜,忘机鸟雀驯。家山又初夏,好在不赀身。
东园
今日天霣霜,又见一日晴。晴寒病良已,扶杖东园行。瓦鼓息我倦,静听幽鸟鸣。花果四十株,手自培养成。疏密无行列,东园盖强名。人看不满笑,聊用适我情。
浏览全部 9418 首
览古五首 其五
六经乐故亡,三礼复不完。名数颇舛剌,或亦疑同官。易诗书春秋,论孟庸学篇。弥缝救破断,谁实心斯传。始以营道翁,终之紫阳仙。堂堂七君子,如日常在天。有暮必有旦,岂无来者贤。大匠一朝作,绳墨其拾旃。
郑一浙运使
好在春秋学,宜乘笔力初。邦畿缘伯讨,王道付儒书。超乘亦人尔,焚舟其我欤。两年嘉尚意,东上赴传胪。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书若诗以能问于不能久之愧虚盛意敬赋古风谢塞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余百篇。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游东坡十一绝 其八
三道策成名烜赫,万言书就迹危疑。易书论语忘忧患,天下三经字说时。
吉文罗允瞻作时思堂以祀先而又闵其妇翁萧君彝翁死义而无后乃附祭于堂
萧君死节义,罗氏重彝伦。礼谨春秋祀,恩隆内外亲。九京宁有憾,两姓幸相因。千载斯堂在,闻风亦怆神。
斋中读书 其七
《诗》亡王迹熄,百国有《春秋》。鲁叟乃笔削,宝书肆旁搜。晋《乘》楚《梼杌》,郑志亦见收。斯为天子事,邦国合九州。大书王正月,恐疑于孟陬。胡氏逞私智,谓以夏冠周。岂其一布衣,斧钺威诸侯。美恶同其辞,此言尤谬悠。当其在讲幄,君臣意绸缪。经义月经进,讽谏同转辀。是时十将存,可复二帝仇。奈何戒黩武,惟知安是偷。得毋桧所荐,知己士当酬。流传误后学,乖舛难悉纠。曷不废其书,述事准左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