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王孟诗评》:刘云:事料不凡,得语亦异,故好。
《唐诗归》:与右丞“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各自成渔樵画图。
《精选评注五朝诗学津梁》:起为连环对偶法。第三联上夫纯粹。
登总持寺浮图
半空跻宝塔,晴望尽京华。竹绕渭川遍,山连上苑斜。四门开帝宅,阡陌俯人家。累劫从初地,为童忆聚沙。一窥功德见,弥益道心加。坐觉诸天近,空香送落花。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一作虹蜺)沓翠晓氛氲。婵娟流入楚王梦,倏忽(一作觉后)还随零雨分。空中飞去复飞来,朝朝暮暮下阳台。愁君此去为仙尉,便逐行云去不回。
相和歌辞 大堤行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一作忆) 张野(一作逸) 人园庐
与君园庐并,微尚颇亦同。耕钓方自逸,壶觞趣不空。门无俗士驾,人有上皇风。何处先贤传,惟称庞德公。
和宋太史 北楼新亭
返耕意未遂,日夕登城隅。谁道山林近,坐为符竹拘。丽谯非改作,轩槛是新图。远水自嶓冢,长云吞具区。愿随江燕贺,羞逐府僚趋。欲识狂歌者,丘园一竖儒。
归至郢中
远游经海峤,返棹归山阿。日夕见乔木,乡关在伐柯。愁随江路尽,喜(一作意)入郢门多。左右看桑土,依然即匪他。
浏览全部 315 首
秋日谒清臣宗叔纪洞霄景二首 其二
欲挥尘事访名山,更羡吾宗吏事閒。龙穴藏身空世虑,源泉抚掌傲人寰。
题徐氏池亭 其二
桃源何处所,此地即仙家。林密藏春霭,楼虚纳晚霞。轻风三径竹,微月一庭花。晏坐尘心远,寒塘独听蛙。
刘仲高仪曹左顾林下重话十年之别作诗见赠次韵
下马疑高韵,披襟记旧游。从头推故迹,屈指尽名流。安否何劳问,行藏不用筹。夜阑重换烛,群吏且前休。
赠谭仲儆 赠谭仲儆 其三
风流傲吏有仙才,七泽惟看水一杯。迁谪无劳悲偃蹇,游梁且上孝王台。
再用韵答
敬简如翁吾所慕,即之目击道斯存。斥归借卧平泉石,倦出几名傲吏园。早日寒斋令尚友,近来径坂寄传言。文山岁晚梅如雪,拟约庞公到鹿门。
登悠然楼
何须郊外觅林丘,车马喧阗境自幽。钟鼓声传无吏至,风帆影过有江流。到床山色开青眼,入梦花香笑白头。不似桃源迷故路,武陵渔父得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