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王孟诗评》:刘云:唱出随意,自无俗意。以孟高怡逸调,客中静夜,无怪乎屡多佳什也。
《唐律消夏录》:将一宿情景逐字叙出,即事诗必如此方妙。
《唐诗成法》:自夕阳初泊时写到鸡鸣,皆是景中见情,无一呆笔。盖烛灭闻渔,则一夜不寐可知,方可紧接“鸡鸣”字。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步步作致。三、四放笔,不为律缚;五、六峭,本色之刻意者。此公神足,到家后,便复指作封如如此。评:古人作诗,人手便经喝破,或就正说、或从反起,法虽不一,要令阅者展卷了然,即或抹去题面,皆可默会。
途中遇晴
已失巴陵雨,犹逢蜀坂泥。天开斜景遍,山出晚云低。余湿犹沾草,残流尚入溪。今宵有明月,乡思远凄凄。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谓予独迷方,逢子亦在野。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已舍。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依止托山门,谁能效丘也。
寒夜张明府宅宴
瑞雪初盈尺,寒宵始半更。列筵邀酒伴,刻烛限诗成。香炭金炉煖,娇弦玉指清。醉来方欲卧,不觉晓鸡鸣。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
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一作虹蜺)沓翠晓氛氲。婵娟流入楚王梦,倏忽(一作觉后)还随零雨分。空中飞去复飞来,朝朝暮暮下阳台。愁君此去为仙尉,便逐行云去不回。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
秋入诗人意,巴歌和者稀。泛湖同逸旅,吟会是思归。白简徒推荐,沧洲已拂衣。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陪张丞相自松滋江东泊渚宫
放溜下松滋,登舟命楫师。讵(一作宁)忘经济日,不惮冱寒时。洗帻岂独古,濯缨良在兹。政成人自理,机息鸟无疑。云物凝孤屿,江山辨四维。晚来风稍急,冬至日行迟。腊响惊云梦,渔歌激楚辞。渚宫何处是,川暝欲安之。
浏览全部 315 首
湘中
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蘋藻满盘无处奠,空闻渔父扣舷歌。
宿武阳川
天外鸟归尽,川原月上初。落花孤屿寂,残烛短篷虚。异语闻商税,长歌识夜渔。因悲湖海迹,已是十年余。
春景 孤舟乱春华 其四
有客孤舟里,风平日又嘉。未须怜岁晚,从此乱春华。自扣舷三版,相将水一涯。前村随柳色,昨夜宿桃花。鸥浴波翻锦,渔歌影入霞。江头稠杏暗,子美四娘家。
战罢晚归
归咏夕阳天,矶边泊战船。云开千嶂月,风敛一江烟。列阵朝擒贼,谈兵夜扣舷。誓将身许国,何止著鞭先。
夜渡湘水
客舟贪利涉,闇(一作夜)里渡湘川。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侣时相问,浔(一作涔)阳何处边。
渡汨罗江
行尽沅湘路,征骖又汨罗。浅沙犹拥渡,流水自生波。古戍明枫橘,余香歇芰荷。中流渔父过,不敢扣舷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