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谭云:“未归客”三字深(“年来”句下)。钟云:凄然、洒然,俱在五字(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唐汝询曰:清爽。
《唐诗归折衷》:旲敬夫云:客中送客,情倍难堪,只述彼己之别况,不言愁而愁自深矣。
《唐诗评选》:自然警绝。柳恽、吴均之余,定当有此。较刘庭芝、张若虚高一格在。呜呼,能知者谁邪?夔旷不作,徒悲丝竹为烦。
《五朝诗善鸣集》:别得潇洒,不作销魂之句更佳。
杂曲歌辞 昔昔盐 惊魂同夜鹊
万里无人见,众情难与论。思君常入梦,同鹊屡惊魂。孤寝红罗帐,双啼玉箸痕。妾心甘自保,岂复暂忘恩。
代人赠杜牧侍御
郎作东台御史时,妾长西望敛双眉。一从诏下人皆羡,岂料恩衰不自知。高阙如天萦晓梦,华筵似水隔秋期。坐来情态犹无限,更向楼前舞柘枝。
松江
松江菰叶正芳繁,张翰逢秋忆故园。千里帆遮馆娃寺,一川风暖采香村。潮声渐遇仙人宅,鹤市曾迷子夜魂。我有五湖烟艇在,不堪残日动征鞍。
李侍御归山同宿华严寺
家有青山近玉京,风流柱史早知名。园林手植自含绿,霄汉眼看当去程。处处白云迷驻马,家家红树近流莺。相逢一宿最高寺,夜夜翠微泉落声。
东归道中二首 其二
未明唤僮仆,江上忆残春。风雨落花夜,山川驱马人。星星一镜发,草草百年身。此日念前事,沧洲情更亲。
留题兴唐寺
满水楼台满寺山,七年今日共跻攀。月高对菊问行客,去折芳枝早晚还。
浏览全部 296 首
春晚
五十六翁身百忧,年来转觉此生浮。山川信美故乡远,天地无情双鬓秋。社后燕如归客至,春残花不为人留。一觞一咏从来事,莫笑扶衰又上楼。
石桥道中三首 其二
枕底鸡声月影残,摇鞭驱马上巑岏。路高蜀道九折坂,水急香山八节滩。茶异雪花生箸底,眼明金雀舞林端。凌晨只怪貂裘薄,山近天门分外寒。
过永寿县
驱马上危坂,暮鞭摇客愁。峰峦惊满目,咫尺拟回头。红树映野店,白云藏县楼。须知此北下,地底见豳州。
马上
马上值寒食,途中非故乡。山川劳跋涉,风雨助悲凉。碧树鸟相语,幽林花自芳。不辞趋道路,多愧负春光。
石桥山留题
旁通日月上星辰,有路遥应接玉京。仙弈未终人物换,秦鞭不到海波平。当时混沌知谁凿?他日崆峒强自名。枯树重荣事尤异,欲从樵者问长生。
浪淘沙 牧子卧牛背晚归
牛背稳于舟。身外无忧。醉来一枕梦巢由。惊起不知何处笛,斜日林丘。古树晚鸦投。暝入西楼。寒烟暮霭织成秋。归路一鞭衰草色,野水桥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