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清远幽静,气完力浑。七言律至此,使人不敢复言朝代也。钟云:上句之妙,在“烟霞去”三字;下句之妙,在“心负秋来”四字(“吟辞宿处”二句下)。钟云:三字得力,遂成妙结(末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谭元春曰:五六极静极幽。唐汝洵曰:“竹户”句写晓发景。恶劳喜闲,人之素心,谁无烟霞水石之趣也!暂息劳生,忽闻尘虑相撄,此心有负多矣,宁不倍添惆怅乎?因早发而摹山寺中情景,深致有不独句字之工者。
《唐诗归折衷》:敬夫云:情词缱绻,使人山水之念顿深。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五六写早发也。试想“钟未绝”,是早也,而竹户半开,则不知何故又有更早于我者?“松初霁”,是早也,而鹤飞始还,则岂独无人方将又来此间者?真写尽红尘之外,白云当中,大有闲闲日月也。
《唐诗摘钞》:一、五、六是过去,二、三、四是现在。只宿寺一宵,便已具三世因果,大足唤醒忙人。
《唐诗成法》:“暂息”已吊动“平明”,“劳生”已吊动“机虑相关”。三,身虽辞去;四,心却不愿。“钟未绝”,发犹可缓;“鹤初还”,与人相背。七八若悔不当暂息石城夺者,加一倍法。三四当接以五六,却用虚笔一间,有无限情味。
叙事献同州侍御三首 其二
平生望断云层层,紫府杳是他人登。却应归访溪边寺,说向当时同社僧。
自遣
晚树疏蝉起别愁,远人回首忆沧洲。江连故国无穷恨,日带残云一片秋。久客转谙时态薄,多情只共酒淹留。到头生长烟霞者,须向烟霞老始休。
广陵答崔琛
棹倚隋家旧院墙,柳金梅雪扑檐香。朱楼映日重重晚,碧水含光滟滟长。八斗已闻传姓字,一枝何足计行藏。声名官职应前定,且把旌麾入醉乡。
华州座中献卢给事
送迎皆到三峰下,满面烟霜满马尘。自是追攀认知己,青云不假送迎人。
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 俶
仆射陂西想到时,满川晴色见旌旗。马融闲卧笛声远,王粲醉吟楼影移。几日赋诗秋水寺,经年草诏白云司。唯君此去人多羡,却是恩深自不知。
代人听琴二首 其一
抱琴花夜不胜春,独奏相思泪满巾。第五指中心最恨,数声呜咽为何人。
浏览全部 296 首
次韵酬子文师
门静孤云去复还,讲余他虑绝相关。遗名懒住城中寺,招隐曾居海畔山。卧疾雪房苔色老,行禅秋径树阴闲。玄机共了心无事,相见宁愁鬓渐斑。
惠山寺留题
吟入惠山山下寺,古泉闲挹味何嘉。好抛此日陶潜米,学煮当年陆羽茶。犹负片心眠水石,略开尘眼识烟霞。劳生未了还东去,孤棹寒篷宿浪花。
宿天界寺用石庵游惠山诗韵
木落空山古寺秋,寻僧聊遣世间愁。尘劳似海何时了,踪迹如萍著处浮。对榻暂同林下宿,煮茶閒引涧边游。明朝又欲飘然去,一幅轻帆过石头。
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 于鳞子与元美夜过时元美将有江南之役矣二首 其二
亭花新乍落,砌竹远生阴。砧杵秋城急,烟霞故国深。不堪惆怅色,兼入别离心。去住伤萍梗,兹期未易寻。
湖上夜作
游情入静始相关,歌管虽清亦暂删。乘月遍寻湖上寺,披烟细认雨中山。荷风散水香初冷,岚气吹云晚渐閒。幽赏仍须人共领,听钟坐待老僧还。
留别方丈友
萍踪无定暂追攀,又向烟萝怅别颜。习静岂知离思苦,劳生应愧道心闲。疏钟远火舟中夜,独鹤孤云梦里山。此后相思何处是,寸心遥在翠微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