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上清宝鼎诗二首(附存) 其一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赠我累累珠,靡靡明月光。劝我穿绛缕,系作裙间裆。挹子以携去,谈笑闻遗香。
紫藤树
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留美人。
寄远十一首 其十
鲁缟如玉霜,笔(一作剪)题月氏书。寄书白鹦鹉,西海慰离居。行数虽不多,字字有委曲。天末如见之,开缄泪相续。泪尽恨转深,千里同此心。相思千万里,一书值千金。
南都行
南都信佳丽,武阙横西关。白水真人居,万商罗廛阛。高楼对紫陌,甲第连青山。此地多英豪,邈然不可攀。陶朱与五羖,名播天壤间。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清歌遏流云,艳舞有余闲。遨游盛宛洛,冠盖随风还。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杂曲歌辞 夜坐吟
冬夜夜寒觉夜长,沈吟久坐坐北堂。冰合井泉月入闺,金(一作青)缸青凝照悲啼。金(一作青)缸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其五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浏览全部 1118 首
李太白古风高奇或曰能促为竹枝歌体何如戏促李歌为数章 其三
郢客遗音飞上天,谁歌此曲谁为传。但闻色声纷唱和,使我默叹心凄然。
诗一首
楚之襄王问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歌为白雪阳春曲。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
寄题郢州白雪楼
折杨黄华笑者多,阳春白雪和者少。知音四海无几人,况乃区区郢中小。千载相传始欲慕,一时独唱谁能晓。古心以此分冥冥,俚耳至今徒扰扰。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郢人烂漫醉浮云,郢女参差蹑飞鸟。丘墟余响难再得,栏槛兹名复谁表。我来欲歌声更吞,石城寒江暮云绕。
送蒙寺丞赴郢州
郢国当时唱,犹传白雪真。问今非昔日,和者几何人。客自射飞雁,渔能供跃鳞。芳洲堕马处,吾祖汉名臣。
寄题郢州白雪楼
楚之襄王问于宋玉,玉时对以郢中歌,歌为白雪阳春曲。始唱千人和,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数人,乃知高调难随俗。后来感槩起危楼,足接浮云声出屋。中古客应无,怊怅鲲鱼孟诸宿。楼倾复构春又春,酒泻琉璃烹锦鳞。青山绕栏看不尽,眼穿荡桨石城人。去知何在,寒花雨敛自生嚬。今闻太守新梁栋,试选清喉可动尘。
感遇四首 其四
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巫山赋彩云,郢路歌白雪。举国莫能和,巴人皆卷舌。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