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
楚人遗俗阅千年,箫鼓喧呼斗画船。风浪如山鲛鳄横,何心此地更争先。
秋近颇有凉意
平旦面数箸,晡时饭一杯。枝梧长日过,怅望早秋来。团扇寻诗写,缁巾借样裁。惟应水边坐,待得市船回。
十月二十四日夜梦中送庐山道人归山
平生不到三公府,晚岁归来五老庵。夙士极知成殿后,吾曹所赖作司南。孤舟夜泊滩声恶,小瓮晨香雪意酣。笑语床隅拄杖子,即今惟汝是同参。
初见庐山
从军忆在梁州日,心拟西征草捷书。铁马但思经太华,布帆何意拂匡庐。计谋落落知谁许,功业悠悠定已疏。尚喜东林寻旧社,月明清露湿芙蕖。
战城南
王师出城南,尘头暗城北。五军战马如错绣,出入变化不可测。逆胡欺天负中国,虎狼虽猛那胜德。马前嗢咿争乞降,满地纵横投剑戟。将军驻坡拥黄旗,遣骑传令勿自疑。诏书许汝以不死,股栗何为汗如洗。
秋夕书事二首 其二
点点秋灯晚,翻翻宿鸟还。雨添羁枕睡,书伴小窗闲。僧阁荒寒外,渔村缥缈间。画工今代少,谁为写家山。
浏览全部 9418 首
风雨
残暑时当尽,清风势自回。重云韫日月,大雨挟风雷。老树不自保,毁巢吁可哀。却愁新雁到,暮境更禁催。
七月十七日大雨极凉
吴中七月热未已,渴乌呀呀井无水。炎官护前不少敛,树头敢望秋风起。天公老手亦岂难,雨来黑云如坏山。瓦沟淙淙万银竹,变化只在须臾间。老夫挑灯北窗下,山童夜归泥过踝。草根促织有底忙,缣衣未赎还慨慷。
送洪中立赴雷州教授
几人壮志窘黄埃,独子青云得意回。万里江山驰晓驿,一毡风雨听春雷。倚门慈母占乌鹊,开径童儿埽绿苔。只恐未能温讲席,促归又对玉堂梅。
大风
不雨今已久,北风还起埃。声搴海岳动,寒挟雪霜来。落羽高千丈,脩筠折几枚。未应由虎啸,吾欲讼奔雷。
雨霁同圣 民登西北楼
雨余暑气灭(名贤本作减),日出浮云开。高楼极远目,百里无纤埃。山形西北骛,江势东南来。旧都尚能记,壮(四库本作北)观多可哀。微风激清啸,浩雾侵寒杯。亦知非吾土,聊复乐徘徊。
看云
南山云欲归,北山云欲出。北山已成雨,南山还有日。天风忽吹举,南北山如一。白云本无心,不知果何术。出者未云得,归者未云失。茫茫古复今,世事却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