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诗正声》:词理清真,细绘者不能道。
《李杜诗通》:刘辰翁云:同是瞻望不及之意,能者自然。
《唐诗别裁》:即“瞻望弗及,实劳我心”意,说来自远。
《网师园唐诗笺》:奇逸(“狂风”二句下)。
《唐诗鉴赏辞典》:这首诗写于天宝八载(749)。这年春天,李白从兖州出发,东游齐鲁,在金乡(今属山东)遇友人韦八回长安,写了这首送别诗。
从诗的首两句来看,韦八似是暂来金乡做客的,所以说“客从长安来,还归长安去”。这两句诗象说家常话一样自然、朴素,好似随手拈来,毫不费力。三四两句,平空起势,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可谓神来莫测之笔,而且带有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诗人因送友人归京,故思及长安,他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神奇、别致、新颖、奇特,写出了送别时的心潮起伏。“狂风吹我心”不一定是送别时真有大风伴行,而主要是状写送别时心情激动,如狂飙吹心。至于“西挂咸阳树”,把我们常说的“挂心”,用虚拟的方法,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咸阳”实指长安,因上两句连用两个长安,故此处用“咸阳”代之,避免了辞语的重复使用过多。这两句诗虽因送别联类而及,但也表达出诗人的心已经追逐友人而去,很自然地流露出依依惜别的心情。“此情不可道”二句,话少情多,离别时的千种风情,万般思绪,仅用“不可道”三字带过,犹如“满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最后两句,写诗人伫立凝望,目送友人归去的情景。当友人愈去愈远,最后连影子也消失时,诗人看到的只是连山的烟雾,在这烟雾迷蒙中,寄寓着诗人与友人别后的怅惘之情。“望”字重叠,显出伫望之久和依恋之深。
这首诗语言平易、通俗,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其中“狂风吹我心”二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在整首诗中,如奇峰壁立,因而使此诗“平中见奇”(刘熙载《艺概》)。正是这种“想落天外”的艺术构思,显示出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
(刘文忠)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其一
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雁鹜池。
宿虾湖
鸡鸣发黄山,暝投虾湖宿。白雨映寒山,森森似银竹。提携采铅客,结荷水边沐。半夜四天开,星河烂人目。明晨大楼去,冈陇多屈伏。当与持斧翁,前溪伐云木。
游南阳清泠泉
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四
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苧,不知霜露入秋衣。
送梁公昌从信安北征
入幕推英选,捐书事远戎。高谈百战术,郁作万夫雄。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将飞天地阵,兵出塞垣通。祖席留丹景,征麾拂彩虹。旋应献凯入,麟阁伫深功。
詶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偶将二公合,复与三山邻。喜结海上契,自为天外宾。鸾翮我先铩,龙性君莫驯。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勿踏荒溪坡,朅来浩然津。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世迫且离别,心在期隐沦。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浏览全部 1118 首
癸亥冬得告西还途次漫赋 其一
昨岁长安来,今岁西山去。道旁相睥睨,来往一何遽。修途旅枕寒,暴客郊原聚。岂不感君恩,绻绻不可住。君臣谊自高,行藏别有据。凭将迟迟行,聊以答吾遇。
下陵曲
上陵风以雨,下陵月星露。不见西陵宫,但见松柏树。朝行西山曲,暮至长安道。长安车马多,风吹陵上草。
明月满庭树招马道士
明月满庭树,与子步清影。参横北斗低,共此良夜永。一从明月缺,子即与我别。两桨泛西江,摇荡万顷雪。明月今复圆,子行阿那边。爱而不可见,望望空凄然。愿子理归舟,复向长安道。快来我庭前,趁此明月好。
忆长安曲二章寄庞㴶 其一
东望望长安,正值日初出。长安不可见,喜(一作但)见长安日。
玉楼春 其七 至盱眙作
长安回首空云雾。春梦觉来无觅处。冷烟寒雨又黄昏,数尽一堤杨柳树。楚山照眼青无数。淮口潮生催晓渡。西风吹面立苍茫,欲寄此情无雁去。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其一
何处可为别,长安青绮门。胡姬招素手,延(一作留)客醉金樽。临当上马时,我独与君言。风吹芳兰折,日没鸟雀喧。举手指飞鸿,此情难具论。同归无早晚,颍水有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