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七律选》:太白诗不耐入细,与三唐律法迥别,然其奡兀之气不可泯也。是作如生马就羁勒,虽跳梁未免,而倍觉其骏。庸律卑缛,宜以此振之。
《唐诗别裁》:望其复来帝城,借说便不入套(末二句下)。
《网师园唐诗笺》:期其复来,隐然以吾道规之(末二句下)。
《唐诗笺要》:不废君臣大义,是何等眼孔!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通首稳切,结韵悠飏。贺归四明,道经洞庭,故第四云尔,然必着“恩波”字于句首,则语意方融,只此可悟琢叠法。五、六写归后景物,因“瑶台”生“星辰”字,因“仙峤”生“岛屿”字,“含”故言“满”,“浮”故言“微”,意绪相承,必无强缀。
《抱真堂诗话》:太白之诗,豪迈潇洒,想不耐苦索,故七言律少耶?抑传者失轶耶?若“借问欲栖珠树鹤”一首,篇体轻澹,亦不易得。
《诗式》:发句上句说乞归,下句说为道士。颔联上句顶发句下句,下句即顶颔联上句。颈联“瑶台”、“仙峤”等字渲染道家景色。落句只自设问季真之乞归可得更还朝否,而托之于鹤,“飞”字与“栖”字针锋相对。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志。苏珽曰:“是子天才可比相如。”贺季真曰:“谪仙人也。”凡所为诗,每飘飘欲仙。[品]飘逸。
登太白峰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一别武功去,何时复见还。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东风已绿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池南柳色半青青。萦烟袅娜拂绮城,垂丝百尺挂雕楹。上有好鸟相和鸣,间关早得春风情。春风卷入碧云去,千门万户皆春声。是时君王在镐京,五云垂晖耀紫清。仗出金宫随日转,天回玉辇绕花行。始向蓬莱看舞鹤,还过茝石听新莺。新莺飞绕上林苑,愿入箫韶杂凤笙。
詶王补阙惠翼庄庙宋丞泚赠别
学道三千春,自言羲和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偶将二公合,复与三山邻。喜结海上契,自为天外宾。鸾翮我先铩,龙性君莫驯。朴散不尚古,时讹皆失真。勿踏荒溪坡,朅来浩然津。薜带何辞楚,桃源堪避秦。世迫且离别,心在期隐沦。酬赠非炯诫,永言铭佩绅。
放后遇恩不沾
天作云与雷,霈然德泽开。东风日本至,白雉越裳来。独弃长沙国,三年未许回。何时入宣室,更问洛阳才。
古风 其六
代马不思越,越禽不恋燕。情性有所习,土风固其然。昔别雁门关,今戍龙庭前。惊沙乱海日,飞雪迷胡天。虮虱生虎鹖,心魂逐旌旃。苦战功不赏,忠诚难可宣。谁怜李飞将,白首没三边。
杂曲歌辞 秦女卷衣
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顾无紫宫宠,敢拂黄金床。水至亦不去,熊来尚可当。微身奉日月,飘若萤之光。愿君采葑菲,无以下体妨。
浏览全部 1118 首
集太白语酬僧净月
主人碧岩里,为余话幽栖。真诀自从茅氏得,风流还与远公齐。满堂空翠如可扫,而君解来一何好。白玉麈尾谈重玄,琉璃砚水常枯槁。苍苍云松,拂彼白石。世人闻此皆掉头,就中与君心莫逆。袖拂紫烟去,空中闻天鸡。借问苏耽鹤,早晚向江西。
清和华道士萧宗元
月满虚堂奏帝归,仙风吹送紫云衣。九还欲致三花聚,一悟能消万劫非。老树鹤栖存夜气,清池鱼跃见天机。黄冠免得山阴客,未信诗盟与愿违。
远公
远公逢道安,一朝弃儒服。真机久消歇,世教空拘束。誓入罗浮中,遂栖庐山曲。禅经初纂定,佛语新名目。钵帽绝朝宗,簪裾翻拜伏。东林多隐士,为我辞荣禄。
寻郑道士坐清晖阁
吟秋入翠微,高阁坐清晖。鸿宝传真诀,清斋话息机。涧云生野屐,山雨拂尘衣。自是支离久,依方早有归。
雪鹤
何年白鹤辽东去,雪影翩翩唤不归。少保画图残粉在,令威城郭故人非。瑶台夜色迷丹顶,珠树春寒失缟衣。尘海别来三万日,碧云迢递忆高飞。
夕坐
岸帻坐前楹,天围极望青。日华开岭雾,风影碎池星。重露惊栖鹤,幽丛带暗萤。尘机心久息,宁待据梧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