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别裁》:言真能洗心,则出处皆宜,不专以忘世为高也。借洗耳引洗心无贬巢父意。
《唐宋诗醇》:沉刻之意,以快语出之,可令闻者警竦。
《李太白诗醇》:严云:“为我”字说得亲热。严沧浪曰:此格如常山蛇首尾与中皆相应。
《唐诗鉴赏辞典》:第二首起句便好:“君思颍水绿,忽复归嵩岑。”“您想念着碧绿清澄的颍水”,这一句把归隐的愿望写得多么形象,抽象的思想、意念化成了具体的、美好的、能够感触的形象。“忽复归嵩岑”,“忽复”两字现出人的个性和情态,何等洒落,何等爽快,敝屣功名富贵自在不言之中了。“归时莫洗耳,为我洗其心。洗心得真情,洗耳徒买名。”许由洗耳的典故,用得灵活入妙。诗人在这里把许由这位上古的高士,临时拉来指桑骂槐,这是因为唐代以隐居为手段达到向上爬的目的者,大有其人。李白很鄙视这种假隐士,所以他说不洗心而徒事洗耳,则是矫情作伪,欺世盗名。诗人认为不论是进是退,或隐或显,唯真正有经世济民的抱负和才干的人,才是超越流俗的大贤。李白平生最仰慕的古人之一—谢安,正是这种典型。“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末句是诗人与友人临别赠言,相互劝勉、慰藉之词,洋溢着积极向上的精神。
王夫之在《唐诗评选》中说这首诗:“只写送别事,托体高,著笔平。”所谓“托体高”,即以立意为胜;“著笔平”,即无句可摘。这种写法,质朴自然,不事藻饰,直抒胸臆,实为汉魏风骨的继承。它不在于一字一句的奇警,而在于全篇的浑成,即全篇作为一个整体,铸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使读者想象和体会到其人的胸襟气度、思想感情。由于诗的概括力很强,把丰富的思想感情紧缩在具体的形象之中,所以读来醰然有味。这种艺术造境,决不是那些铺锦列绣,雕绘满眼之作所能比拟的。
(徐永年)
古风 其二十
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萧飒古仙人,了知是赤松。借予一白鹿,自挟两青龙。含笑凌倒景,欣然愿相从。泣与亲友别,欲语再三咽。勖君青松心,努力保霜雪。世路多险艰,白日欺红颜。分手各千里,去去何时还。在世复几时,倏如飘风度。空闻紫金经,白首愁相误。抚己忽自笑,沈吟为谁故。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终留赤玉舄,东上蓬莱路。秦帝如我求,苍苍但烟雾。
琴曲歌辞 飞龙引二首 其二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留其间,后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捣之药(集有方字),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
古风 其七
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我欲一问之(一作举首远望之),飘然若流星。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巴女词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月三千里,郎行几岁归。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其一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题情深树寄象公
肠断枝上猿,泪添山下樽。白云见我去,亦为我飞翻。
浏览全部 1118 首
寄张四二首 其二
清秋千里梦相思,颍水沧浪各一涯。洗耳君方避尧舜,濯缨吾请学鸱夷。
观泉图
悬泉高挹九天回,雪瀑虹飞尘抱开。合笑徇名徒洗耳,洒然何似洗心来。
寄王深甫
箕颍多奇士,他年洗耳翁。古人皆直道,吾子嗣高风。解榻迎徐孺,名乡礼郑公。正怜贤太守,心赏与人同。
寄深甫
往卜颍上居,徒爱颍上人。巢由节并世,管鲍必相亲。而我与夫子,阡陌东西邻。正可白首游,岂计中道分。人生莫自必,一别俄六春。入践西掖垣,出乘两朱轮。佐时乏明略,来往徒纷纷。上愧洗耳翁,下惭图霸臣。念欲投劾去,结茅复从君。摅我宿昔意,寄声谢水滨。
咏史十一首 其三
巢许在嵩颍,陶唐不得臣。九州尚洗耳,一命安能亲。绵邈数千祀,丘中谁隐沦。朝游公卿府,夕是山林人。蒲帛扬侧陋,薜萝为缙绅。九重念入梦,三事思降神。且设庭中燎,宁窥泉下鳞。
和端式上人十咏 幽谷泉 其一
幽谷有飞泉,入溪知几里。跳珠溅木叶,激雨霏岩趾。但无箕颍人,曾不吝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