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正声》:作法圆转,妙在“只今惟有”四字。
《批点唐诗正声》:千万怨恨人,便不能为一语。
《唐诗直解》:此首伤今思古,后作思古伤今,得力全在“只今惟有”四字。
《唐音癸签》:诸家怀古感旧之作,如“年年春色为谁来”、“惟见江流去不回”、“惟有年年秋雁飞”、“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等句,非不脍炙人口,奈词意易为仿效,竟成悲吊海语,不足贵矣。诸贤生今,不知又作如何洗刷?
《唐诗训解》:结句与卫万《吴宫怨》同。
《唐诗三集合编》:末二句如天花从空中幻出。
《唐诗评选》: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颣,储光羲、崔国辅其次者。……若“水尽南天不见云”、“永和三日荡轻舟”、“囊无一物献尊亲”、“玉帐分弓射虏营”,皆所谓滞累,以有衬字故也。其免于滞累者,如“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则又疲?无生气,似欲匆匆结煞。
《唐诗笺注》:吊古情深,语极凄婉。
《网师园唐诗笺》:神韵天然(末二句下)。
《诗法易简录》:一二句但写今日苏台之风景,已含起吴宫美人不可复见意,却妙在三四句不从不得见处写,转借月之曾经照见写,而美人之不可复见,已不胜感慨矣。
《诗式》:首句言苑已旧,台已荒,惟杨柳年年新,“新”、“旧”二字便寓感慨。二句言荒台寂然,只有菱歌清唱于春风,不胜怀古之思。三句“只今惟有”四字,用在转句,言只西江月为昔年所有,曾照到夫差时。有了三句,便有四句,两句作一句读。[品]凄惋。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感慨语极清深,但太白多用此,亦不堪数见。谢云:前二句言“苏台”所见所闻如此,繁华安在哉?曾见其盛者,惟有此“月”耳!苑、台、西江,标地也;柳色、菱歌与月,缀景也。
杂曲歌辞 高句丽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
鲁客向西笑,君门若梦中。霜凋逐臣发,日忆明光宫。复羡二龙去,才华冠世雄。平衢骋高足,逸翰凌长风。舞袖拂秋月,歌筵闻蚤鸿。送君日千里,良会何由同。
古风其四十五
八荒驰惊飚。 万物尽凋落。 浮云蔽颓阳。 洪波振大壑。 龙凤脱罔罟。 飘摇将安托。 去去乘白驹。 空山咏场藿。
舞曲歌辞 独漉篇(拂舞曲)
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越鸟从南来,胡鹰亦北度。我欲弯弓向天射,惜其中道失归路。落叶别树,飘零随风。客无所托,悲与此同。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雄剑挂壁,时时龙鸣。不断犀象,绣涩苔生。国耻未雪,何由成名。神鹰梦泽,不顾鸱鸢。为君一击,抟鹏(集作鹏抟)九天。
感兴六首 其五
西国有美女,结楼青云端。蛾眉艳晓月,一笑倾城欢。高节不可夺,炯心如凝丹。常恐彩色晚,不为人所观。安得配君子,共乘双飞鸾。
鹦鹉洲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浏览全部 1118 首
吴宫怨
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赋得姑苏台 其三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秪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吴门怀古
曾见吴王歌舞时,遗台废苑不胜悲。春风雁啑菰蒲叶,夜月乌啼杨柳枝。有客买舟寻范蠡,无人穿冢近要离。馆娃宫外繁花发,游女长歌白纻词。
续? 二十首 学书 其四 照画
画得崔徽卷里人,菱花秋水脱真真。只今颜色浑非旧,烧药幧头过一春。
姑苏元夕
茂苑长洲满地春,吴儿歌舞逐时新。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
苏台览古
吴王昔目好吴钩,义士三千尽列侯。霸业巳随云北散,雄图空复水东流。荒台寂寂渔樵路,故垒萧萧草树秋。惟有馆娃宫里曲,至今歌向采菱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