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正声》:作法圆转,妙在“只今惟有”四字。
《批点唐诗正声》:千万怨恨人,便不能为一语。
《唐诗直解》:此首伤今思古,后作思古伤今,得力全在“只今惟有”四字。
《唐音癸签》:诸家怀古感旧之作,如“年年春色为谁来”、“惟见江流去不回”、“惟有年年秋雁飞”、“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等句,非不脍炙人口,奈词意易为仿效,竟成悲吊海语,不足贵矣。诸贤生今,不知又作如何洗刷?
《唐诗训解》:结句与卫万《吴宫怨》同。
《唐诗三集合编》:末二句如天花从空中幻出。
《唐诗评选》:七言绝句唯王江宁能无疵颣,储光羲、崔国辅其次者。……若“水尽南天不见云”、“永和三日荡轻舟”、“囊无一物献尊亲”、“玉帐分弓射虏营”,皆所谓滞累,以有衬字故也。其免于滞累者,如“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则又疲?无生气,似欲匆匆结煞。
《唐诗笺注》:吊古情深,语极凄婉。
《网师园唐诗笺》:神韵天然(末二句下)。
《诗法易简录》:一二句但写今日苏台之风景,已含起吴宫美人不可复见意,却妙在三四句不从不得见处写,转借月之曾经照见写,而美人之不可复见,已不胜感慨矣。
《诗式》:首句言苑已旧,台已荒,惟杨柳年年新,“新”、“旧”二字便寓感慨。二句言荒台寂然,只有菱歌清唱于春风,不胜怀古之思。三句“只今惟有”四字,用在转句,言只西江月为昔年所有,曾照到夫差时。有了三句,便有四句,两句作一句读。[品]凄惋。
《李太白诗醇》:严沧浪曰:感慨语极清深,但太白多用此,亦不堪数见。谢云:前二句言“苏台”所见所闻如此,繁华安在哉?曾见其盛者,惟有此“月”耳!苑、台、西江,标地也;柳色、菱歌与月,缀景也。
杂曲歌辞 长相思三首 其二
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余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香亦竟不灭,人亦竟不来。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此篇一作寄远)。
留别金陵诸公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
寄远十一首 其一
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肠断若剪弦,其如愁思何。遥知玉窗里,纤手弄云和。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萝。写水山井中,同泉岂殊波。秦心与楚恨,皎皎为谁多。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其二
王公希代宝,弃世一何早。吊死不及哀,殡宫已秋草。悲来欲脱剑,挂向何枝好。哭向茅山虽未摧,一生泪尽丹阳道。
古风 其一十八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鸡鸣海色动,谒帝罗公侯。月落西上阳,余辉半城楼。衣冠照云日,朝下散皇州。鞍马如飞龙,黄金络马头。行人皆辟易,志气横嵩丘。入门上高堂,列鼎错珍羞。香风引赵舞,清管随齐讴。七十紫鸳鸯,双双戏庭幽。行乐争昼夜,自言度千秋。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黄犬空叹息,绿珠成衅雠。何如鸱夷子,散发棹扁舟。
饯校书叔云
少年费白日,歌笑矜朱颜。不知忽已老,喜见春风还。惜别且为欢,裴回桃李间。看花饮美酒,听鸟临晴山。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浏览全部 1118 首
吴宫怨
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不见珠帘见江水。晓气晴来双阙间,潮声夜落千门里。句践城中非旧春,姑苏台下起黄尘。祗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赋得姑苏台 其三
双钩带血不敢飞,城荒草碧春风吹。秪今惟有台前月,曾照吴宫花发时。
吴门怀古
曾见吴王歌舞时,遗台废苑不胜悲。春风雁啑菰蒲叶,夜月乌啼杨柳枝。有客买舟寻范蠡,无人穿冢近要离。馆娃宫外繁花发,游女长歌白纻词。
续? 二十首 学书 其四 照画
画得崔徽卷里人,菱花秋水脱真真。只今颜色浑非旧,烧药幧头过一春。
姑苏元夕
茂苑长洲满地春,吴儿歌舞逐时新。风流百巧花灯手,犹是夫差国里人。
苏台览古
吴王昔目好吴钩,义士三千尽列侯。霸业巳随云北散,雄图空复水东流。荒台寂寂渔樵路,故垒萧萧草树秋。惟有馆娃宫里曲,至今歌向采菱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