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升庵诗话》:徐陵诗:“竹密山斋冷,荷开水殿香。”太白诗“风动荷花水殿香”,全用其语。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吴王即为庐江太守之吴王也。以其所宴之地,比之姑苏;以其美人,比之西施。乃席上口占,以寓笑谑之意耳。若作咏古。味同嚼蜡。
《诗式》:首句叙景起,二句点题,三句以承为转。因见吴王,而见西施;因见西施,而见其醉且舞。半醉半舞,纵娇无力也。四句“笑”字合“娇”字,“倚”合“无力”字,读此可悟用字之法。[品]艳丽。
《李太白诗醇》:严云:“口号”二字、若今人必缀在下。便成常俗。翼云云:“笑”字合“娇”字,“倚”字合无力”字。倚床献笑,曲形要宠之态也。
相和歌辞 陌上桑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普照寺
天台国清寺,天下为四绝。今到普照游,到来复何别。楠木白云飞,高僧顶残雪。门外一条溪,几回流岁月。
塞下曲六首 其六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灵异可并迹,澹然与世闲。我来五松下,置酒穷跻攀。徵古绝遗老,因名五松山。五松何清幽,胜境美沃州。萧飒鸣洞壑,终年风雨秋。响入百泉去,听如三峡流。剪竹扫天花,且从傲吏游。龙堂若可憩,吾欲归精修。
杂曲歌辞 树中草
鸟衔野田草,误入枯桑里。客土植危根,逢春犹不死。草木虽无情,因依尚可生。如何同枝叶,各自有枯荣。
浏览全部 1118 首
相和歌辞 乌栖曲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犹衔半边日。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东方渐高奈乐何。
梦与公度同赋藕华追录之
吴王旧宫阙,水殿芙蓉披。浊泥留玉骨,疑是葬西施。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姑苏台送友人之京师
送君姑苏台,台前日落云帆开。吴王宫殿已尘土,且复饮我黄金罍。吴王宴时花满屋,半酣西施倚阑曲。越兵一夜渡江来,从此荒台走麋鹿。与君吊古登高台,青天万里云飞回。愿君乘云上天去,思君偏倚台前树。
过邢州柳溪中门扃锁甚严隔户窥之见荷花烂然盈沼作
娇红娅姹不胜姿,只许行人半面窥。恰似姑苏明月夜,水晶宫殿锁西施。
姑苏台歌
姑苏台上麋鹿游,断烟荒草令人愁。姑苏台边少行迹,宫殿无人土花碧。当年霸业几英雄,至首都归血刃中。利剑一朝尸壮士,白杨千古蟗悲风。吴王羞归九泉里,西施空似桃花美。子胥虽死过生荣,越人却是奇男子。
清平乐 其一十
笙歌宛转,台上吴王宴。宫女如花倚春殿,舞绽缕金衣线。酒阑画烛低迷,彩鸳惊起双栖。月底三千绣户,云间十二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