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北行第九十五
游子无根株(赠李四丈(原作文,据杜集改),世梗悲路涩(送程录事)。关山雪边看(秋行官张望),愁思胡笳夕(喜达行在所)。
至扬州 其六
海云渺渺楚天头,满路胡尘不自由。若使一朝俘上去,不如制命死扬州。
福安宰相第六十三
纷然丧乱际(柏中允制),反覆归圣朝(郑虔)。秉钧孰为偶(赠李八判官),扶颠永萧条(李光弼)。
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
长平一坑四十万,秦人欢欣赵人怨。大风扬沙水不流,为楚者乐为汉愁。兵家胜负常不一,纷纷干戈何时毕。必有天吏将明威,不嗜杀人能一之。我生之初尚无疚,我生之后遭阳九。厥角稽首并二州,正气扫地山河羞。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间关归国洗日光,白麻重宣不敢当。出师三年劳且苦,只尺长安不得睹。非无虓虎士如林,一日不戈为人擒。楼船千艘下天角,两雄相遭争奋搏。古来何代无战争,未有锋猬交沧溟。游兵日来复日往,相持一月为鹬蚌。南人志欲扶昆崙,北人气欲黄河吞。一朝天昏风雨恶,炮火雷飞箭星落。谁雌谁雄顷刻分,流尸漂血洋水浑。昨朝南船满崖海,今朝只有北船在。昨夜两边桴鼓鸣,今朝船船鼾睡声。北兵去家八千里,椎牛酾酒人人喜。惟有孤臣雨泪垂,冥冥不敢向人啼。六龙杳霭知何处,大海茫茫隔烟雾。我欲借剑斩佞臣,黄金横带为何人。
过淮河宿阚石有感
北征垂半年,依依只南土。今晨渡淮河,始觉非故宇。江乡已无家,三年一羁旅。龙翔在何方,乃我妻子所。昔也无柰何,忽已置念虑。今行日已近,使我泪如雨。我为纲常谋,有身不得顾。妻兮莫望夫,子兮莫望父。天长与地久,此恨极千古。来生业缘在,骨肉当如故。
弟第一百五十三
沙晚鹡鸰寒(寄弟丰),风吹紫荆树(得弟消息)。忍泪独含情(郭中丞),江湖春欲暮。
浏览全部 987 首
暇曰读楞严经偶成
劳生何扰扰,衰鬓已萧萧。偶得《楞严》读,都将世虑消。水流虚谷静,云度碧天遥。独坐忘言久,西山对寂寥。
长相思 和浚川韵六阕 和浚川韵六阕 其六
风萧萧。雨萧萧。独坐虚堂夜寂寥。诗成蜂蜡销。山迢迢。水迢迢。回首江南归梦遥。频将短鬓搔。
高山流水
松风一榻响潇潇。倚天涯、霜鬓愁雕。夜雨宿青原,可怜瘦尽琴腰。伤心事、莫话南朝。江山付,秋壑红羊劫换,白雁声高。念君恩重处,难把壮怀销。寥寥。余音寄徽外,天水碧、落日寒潮。回首望中原,烽火万井萧条。旧君弦、谁续鸾胶。断魂招,惟有桐心不死,桐尾先焦。剩凄凉玉带,残墨泪痕飘。
汉殿
鸟去云飞意不通,夜坛斜月转松风。君主寂虑无消息,却就闲人觅巨公。
奉议杨君予姊丈也廉静乐道不交世俗造道微妙自得不耀未六十而终予实铭其墓其子克一又纂其遗文求书卷末怀想平昔不知涕之横集也
杨君冢木已萧萧,笔墨遗文久寂寥。堕泪交亲悲宿草,长饥奴仆守空瓢。平生好事谁能继,后世高名骨已消。欲酌一杯浇墓隧,遗魂楚些倘能招。
次韵陈公藻局中即事时推排物力不得往来
料峭轻寒春寂寥,雨余庭竹静萧萧。一池芳草翠欲合,数点残梅雪未消。寸步思君成瘦悴,片文怡我足欢谣。相过政恐还惊座,恶客从来不待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