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题解】 翠岩寺,据黄邦宁《岳忠武王文集》 原注云:“寺在南昌府治之西山,去府五十里。”
绍兴二年(1132)七月,岳飞率军屯驻洪州(今南昌),奉命“弹压强盗”。 《题翠岩寺》一诗当写于此时。
这首诗表明了岳飞对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观点和态度。他认为农民起义和土匪之类不足虑,不过是“蜂蚁之群”,而“沙漠群凶”和“金酋”才是最大的敌人,“复三关,迎二圣”才是当务之急。绍兴二年七月初七他路过永州祁阳县大营驿,写了一篇题记: “……痛念二圣远狩沙漠,天下靡宁,誓竭忠孝。 赖社稷威灵,君相圣贤,他日扫清胡虏,复归故国, 迎两宫还朝, 宽天子宵旰之忧,此所志也。顾蜂蚁之群,岂足为功。”(见《金佗粹编》卷十九)
【注释】
①王师:帝王的军队。
②蹑(nie):踩,登。
翠微:青翠的山气。这里指青翠掩映的山峰。
⑧圻(qi):边际。边圻,就是边陲,边疆。
④山林啸聚:封建统治者多用以指反抗其统治的人们聚集起事,即平常所说的“绿林”、“响马”,其中有的是农民起义军。
⑤沙漠群凶:这里是指金人。
⑥三关:三个重要关口,历代所指不尽相同。这里当是指的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
二圣:指宋徽宗、宋钦宗。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岳飞在宜兴金沙寺题壁云:“……遂拥铁骑千余,长驱而往,然俟立奇功、殄丑虏,复三关,迎 二圣,使宋朝再振,中国安强,他时过此, 得勒金石,不胜快哉!” (见《金佗粹编》卷十九)
⑦金酋:指金朝贵族统治者。酋。部落的首领。
题青泥市萧寺壁
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 斩除顽恶还车贺,不问登坛万户修。
游嵬石山寺
嵬石山前寺,林泉胜景幽。紫金诸佛相,白雪老僧头。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我来属龙语,为雨济民忧。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寄东林慧海上人
湓浦庐山几度秋,长江万折向东流。男儿立志扶王室,圣主专征灭土酋。功业要刊燕石上,归休终作赤松游。殷勤寄语东林老,莲社从今著力修。
满江红 其二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蹄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浏览全部 20 首
减字木兰花 今从军乐 减字木兰花 其二
枕戈待旦。起舞初闻鸡引吭。吹角连营。羽檄犹传夜点兵。撼山可圮。欲撼吾军终不易。镇压边圻。席卷倭酋得意归。
送鉴供奉归蜀宁亲
林间出定恋庭闱,圣主恩深暂许归。双树欲辞金锡冷,四花犹向玉阶飞。梁山拂汉分清境,蜀雪和烟惹翠微。此去不须求彩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过中山
三关标重镇,自昔护边陲。观者堵墙立,纷然帘幕垂。欲谋千日醉,恐误十旬期。可喜中庭月,何妨尽一卮。
圣驾九日天寿山登高献三阁下
仙舆九日驻郊圻,清跸传呼上翠微。朔塞秋声连画角,陵园霜色杂朱旂。千官马逐层岩转,万乘龙随蹬道飞。欲记明良游豫盛,野人终愧赋才非。
赠骆指挥画马
骆将军,貌得天马无比伦。双瞳焰烁四蹄疾,踏破沙漠千重云。只今暂向江南去,飞控天衢蹑香雾。回头北扫边尘空,策勋独对明光宫。
三关
楚塞三关隘,云峰入望重。何年戎马地,空有昔人踪。积水沉秋堞,长烟带古烽。乾坤当失据,饕餮任群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