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品汇》:刘云:结得洒落,更自可悲。
《唐诗归》:钟云:不似咏物,只如写情,却移用作写情诗不得,可为用虚之法(“久客”二句下)。
《杜臆》:“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问词也。草根,床下,见其微细,客泪妻悲,见其动人;此应“何”字,疋答词也。公诗所以感激人者,正在于此,而借微物以发之;推而人之,虽《咸英》、《韶濩》所以异于俗乐者,亦在于此。
《义门读书记》:“草根吟不稳”,顶“哀音”,兼“微细”。
《杜诗详注》:诗到结尾,借物相形。抑彼而扬此,谓之“尊题格”,如咏促织而末引丝管,咏孤雁而末引野鸦是也。
《茧斋诗谈》:《促织》咏物诸诗,妙在俱以人理待之,或爱惜,或怜之劝之,或戒之壮之。全付造化,一片婆心,绝作绝作!咏物诸作,皆以自己意思,体贴出物理情态,故题小而神全,局大而味长,此之谓作手。“久客得无泪”,初闻之下泪可知,此一面两照之法。写得虫声哀怨,不可使愁人暂听,妙绝文心。
《唐宋诗醇》:以下六诗(按指《萤火》,《蒹葭》、《苦竹》、《除架》、《废畦》、《夕烽》)全用比兴,《风》诗之草木昆虫。《离骚》之美人香草,此物此志尔。
《读杜心解》:“哀音”为一诗之主。而曰“不稳”。曰“相亲”,又表出不忍远离、常期相傍意。为“哀音”加意推原,则闻之而悲,在作客被废之人为尤甚。……识得根苗在三、四,则落句不离。音在促织,哀在衷肠;以哀心听之,便派与促织去。《离骚》同旨。
秋尽
秋尽东行且未回,茅斋寄在少城隈。篱边老却陶潜菊,江上徒逢袁绍杯。雪岭独看西日落,剑门犹阻北人来。不辞万里长为客,怀抱何时得好开。
江头四咏 鸂鶒
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且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
秋雨叹
雨中白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薄游
淅淅风生砌,团团日隐墙。遥空秋雁灭,半岭暮云长。 病叶多先坠,寒花只暂香。巴城添泪眼,今夜复清光。
洗兵马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日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山在平凉县西)。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禁通霄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徵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乾,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 其一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浏览全部 1586 首
促织
促织哀吟不自劳,草根床下夜萧骚。我为逐客宜无寐,何事齁齁至日高。
促纤叹
刺刺重剌剌,唧唧复唧唧。只解促鬓丝,岂能催妇织。织亦何用催,有丝愿成匹。今夏蚕薄收,巧手闲刀尺。昨下急急符,三日立税籍。箧中无余丝,红女泪双滴。汝更催不休,使我不得息。汝因贪与嗔,形化生股翼。不特登我门,又入床下壁。号我夜不眠,墐户无计塞。何时清霜来,堀堁同一寂。
齐天乐 咏蝉
小园疏柳斜阳晚,凄然数声低唤。吸露频啼,迎风乍咽,迸出悲丝急管。宫商偷换。和五夜寒螀,一天哀雁。恨杀螳螂,惊回焦尾鹍弦断。当年齐女曾变。故宫衰草外,何限秋怨。罗袂无声,玉墀尘满,落叶几番零乱。余音宛转。想动影低鬟,妆残帘捲,杜甫山妻,夜飞人不见。
夜虫
庭户閒扃月,草根寒带霜。时方感摇落,尔更助悲凉。漏版敲孤馆,灯青背曲房。向晨转哀急,几断旅人肠。
杂曲歌辞 悲哉行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入门。生结千岁念,荣华及百孙(一作荣及百代孙)。黄金买性命,白刃酬一言。宁知北山下,松柏侵田园。
舟中闻促织
促织来何处,哀吟近短篷。不堪为客里,况复是舟中。残梦寒衾月,孤灯夜枕风。此时肠欲断,恨不耳双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