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品汇》:刘云:结得洒落,更自可悲。
《唐诗归》:钟云:不似咏物,只如写情,却移用作写情诗不得,可为用虚之法(“久客”二句下)。
《杜臆》:“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问词也。草根,床下,见其微细,客泪妻悲,见其动人;此应“何”字,疋答词也。公诗所以感激人者,正在于此,而借微物以发之;推而人之,虽《咸英》、《韶濩》所以异于俗乐者,亦在于此。
《义门读书记》:“草根吟不稳”,顶“哀音”,兼“微细”。
《杜诗详注》:诗到结尾,借物相形。抑彼而扬此,谓之“尊题格”,如咏促织而末引丝管,咏孤雁而末引野鸦是也。
《茧斋诗谈》:《促织》咏物诸诗,妙在俱以人理待之,或爱惜,或怜之劝之,或戒之壮之。全付造化,一片婆心,绝作绝作!咏物诸作,皆以自己意思,体贴出物理情态,故题小而神全,局大而味长,此之谓作手。“久客得无泪”,初闻之下泪可知,此一面两照之法。写得虫声哀怨,不可使愁人暂听,妙绝文心。
《唐宋诗醇》:以下六诗(按指《萤火》,《蒹葭》、《苦竹》、《除架》、《废畦》、《夕烽》)全用比兴,《风》诗之草木昆虫。《离骚》之美人香草,此物此志尔。
《读杜心解》:“哀音”为一诗之主。而曰“不稳”。曰“相亲”,又表出不忍远离、常期相傍意。为“哀音”加意推原,则闻之而悲,在作客被废之人为尤甚。……识得根苗在三、四,则落句不离。音在促织,哀在衷肠;以哀心听之,便派与促织去。《离骚》同旨。
西阁二首 其一
巫山小摇落,碧色见松林。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层轩俯江壁,要路亦高深。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功名不早立,衰病谢知音。哀世非王粲,终然学越吟。
阆中行
豺狼当路,无地游从。
解闷十二首 其二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
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宠渥征黄渐,权宜借寇频。湖南安背水,峡内忆行春。 王室仍多故,苍生倚大臣。还将徐孺子,处处待高人。
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见遗老夫
楚岸通秋屐,胡床面夕畦。藉糟分汁滓,瓮酱落提携。饭粝添香味,朋来有醉泥。理生那免俗,方法报山妻。
秋雨叹三首 其三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乾。
浏览全部 1586 首
促织
促织哀吟不自劳,草根床下夜萧骚。我为逐客宜无寐,何事齁齁至日高。
促纤叹
刺刺重剌剌,唧唧复唧唧。只解促鬓丝,岂能催妇织。织亦何用催,有丝愿成匹。今夏蚕薄收,巧手闲刀尺。昨下急急符,三日立税籍。箧中无余丝,红女泪双滴。汝更催不休,使我不得息。汝因贪与嗔,形化生股翼。不特登我门,又入床下壁。号我夜不眠,墐户无计塞。何时清霜来,堀堁同一寂。
齐天乐 咏蝉
小园疏柳斜阳晚,凄然数声低唤。吸露频啼,迎风乍咽,迸出悲丝急管。宫商偷换。和五夜寒螀,一天哀雁。恨杀螳螂,惊回焦尾鹍弦断。当年齐女曾变。故宫衰草外,何限秋怨。罗袂无声,玉墀尘满,落叶几番零乱。余音宛转。想动影低鬟,妆残帘捲,杜甫山妻,夜飞人不见。
夜虫
庭户閒扃月,草根寒带霜。时方感摇落,尔更助悲凉。漏版敲孤馆,灯青背曲房。向晨转哀急,几断旅人肠。
杂曲歌辞 悲哉行
促促晨复昏,死生同一源。贵年不惧老,贱老伤久存。朗朗哭前歌,绛旌引幽魂。来为千金子,去卧百草根。黄土塞生路,悲风送回辕。金鞍旧良马,四顾不入门。生结千岁念,荣华及百孙(一作荣及百代孙)。黄金买性命,白刃酬一言。宁知北山下,松柏侵田园。
舟中闻促织
促织来何处,哀吟近短篷。不堪为客里,况复是舟中。残梦寒衾月,孤灯夜枕风。此时肠欲断,恨不耳双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