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释】: 写幻觉和写梦境一样,诗人都在努力表现那种若真若幻的感觉。曹植《洛神赋》写在他眼中出现的洛水女神,费了不少笔墨,也很出色。如“翩若惊鸿,蜿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秋”之类,但最令人叹赏的,还是“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两句,因为人既不能在水上行走,而且水上更不会生尘。而曹植却将现实中的“罗袜生尘”与幻境中的“凌波微步”结合,便成为亦真亦幻,表达了女神下凡后在行动上的特色。李觏此诗写人在黄昏时船上醉眼朦胧中所见,满江白帆经夕阳返照,幻化成了无数身着淡红衫子的水仙。这就非常精确地写出了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条件下,不同于正常生活的幻觉或想象,从而创造出新的意境来。再如元唐温如之《题龙阳县青草湖》下半云:“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银汉横空,星河倒影,醒时已见,这一印象的保留,使得诗人在梦中感到,所乘之船不在青草湖上,而在星河之上。由于星河倒影而梦见船不在水面却在星河之上,是幻。因人居船中,又以为梦境也如人体之有体积重量,可以直接压在船上,间接也就压在星河之上,则更是幻中之幻了。造就比李觏的设想复杂得多。但要以真幻交织,亦真亦幻见长,都是一致的。唐温如写得曲折,李觏则写得单纯。单纯永远是一种天然而成熟的美,它往往更难于构成。我们虽不必较量两诗的短长,但应当知道它们同中有异。
芍药
斜月正当楼,香雾压城重。起傍小兰行,花亦方大梦。
哭女二首 其一
妻死女已病,踰年成二丧。此生谁骨肉,未识好衣裳。看面虽犹小,闻言尽可伤。最知怜祖母,句句刮人肠。
山舍寓止
无计奈疏拙,走逃云水隈。鹤饥虽厌夜,龙睡却嫌雷。师友关千古,穷通付一杯。商岩版筑者,底处有梯媒。
次韵答陈殿丞
不能随薄俗,非是向深山。自喜道无屈,所嗟心未閒。酒乡贫更入,诗债病犹还。一字成虚美,通宵只厚颜。
齐世家
莫以荒淫便责君,大都危乱为无臣。若教管仲身长在,何患夫人更六人。
书松陵唱和
天命相逢陆与皮,当年才调两权奇。朝端未有输忠处,诗外应无用力时。意古直摩轩昊顶,言微都泄鬼神私。近来此道中兴也,泉下英魂知不知。
浏览全部 341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