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少游原韵
今年愁似柳丝长。春宵梦断昭阳。杏花著雨隔帘香,瘦不成妆。十载流连蜂蝶,半生沦落湖湘。残红几斛扑衣裳,和泪同量。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古歌留别季沧苇先生 其三
昨冬堂堂岁欲徂,玉枪雪片椽烛粗。春蚕食纸响不歇,倡予和女歌乌乌。讵知一别即相见,陶陶孟夏重欢呼。鸾飘凤泊辞乡国,索米不成饥亦得。
九月十九日同贲黄理田公燮登慈仁寺内毗卢阁分赋登高二韵录一
四围铃铎响刁骚,一线穿云缔构牢。且以登楼当戏马,何妨啜茗代持螯。天连赵魏晴俱出,松历金元腊更高。目断昆明池畔将,何时归镫压靴刀。
家善百自崇川来,小饮冒巢民先生堂中。闻百生璧双亦在河下,喜甚,数使趣之。须臾白生抱琵琶至,拨弦按拍,宛转作陈隋数弄,顿尔至致。余也悲从中来,并不知其何以故也。别后寒灯孤馆,雨声萧槭,漫赋此词,时已漏下四鼓矣。
是谁家本师绝艺?檀槽搯得如许!半弯逻逤无情物,惹我伤今吊古。君何苦:君不见、青衫已是人迟暮。江东烟树。纵不听琵琶,也应难觅,珠泪曾干处。凄然也,恰似秋宵掩泣,灯前一队儿女。忽然凉瓦飒然飞,千岁老狐人语。浑无据,君不见、橙心结绮皆尘土。两家后主,为一两三声,也曾听得,撇却家山去。
作家书竟题范龙仙书斋壁上芦雁图
漏悄裁书罢。绕廊行,偶然瞥见,壁间古画。一派芦花江岸上,白雁濛濛欲下。有立且、飞而鸣者。万里重关归梦杳,拍寒汀、絮尽伤心话。挨不了,凄凉夜。城头戍鼓刚三打。正四壁、人声都静,月华如泻。再向丹青移烛认,水墨阴阴入化。恍嘹唳、枕棱窗罅。曾在孤舟逢此景,便书画相对心犹怕。君莫向,高斋挂。
浏览全部 186 首
浪淘沙令
绿树转鸣禽。已是春深。杨花庭院日阴阴。帘外飞来双语燕,不寄归音。旧事懒追寻。空惹芳心。天涯消息远沈沈。记得年时中酒后,直至而今。
浪淘沙
十二碧阑斜。六扇红纱。隔窗曾记唾余霞。昨夜东风吹淡了,一树梨花。春梦剩些些。那角帘遮。小桃开落谢娘家。溜却玉钗浑不管,爱亸双鸦。
喝火令 其三
争及穿帘燕,还输在抱猧。匆匆走马向天涯。无数灞桥垂柳,青眼不如他。别路三逢雪,春山几摘茶。马婆巷口那人家。记得清明,记得小窗纱。记得小桃人面,低映小桃花。
江城子 送顾左公之白门
隋堤系缆水平沙。板桥斜。那人家。记得门前,一树有枇杷。唤起当垆同对酒,红烛护,绿窗纱。津帆容易隔峰霞。秣陵花。白门鸦。锦瑟凄凉,一度感年华。三十六鳞浑不见,惟有梦,到天涯。
清平乐 其六
绿毡铜斗。自熨春衫皱。曾记秋凉娇欲嗽。香染石华宫袖。东风依旧窗纱。依旧鹦娘唤茶。依旧玉纤刺绣,玉容依旧梨花。
临江仙 其一
记得琴清妆阁畔,小红阑角萦遮。关心梦不到天涯。暗拈红豆子,何处寄瑶华。瘦到柳丝烟影碧,呼鬟启了窗纱。伤春愁与病兼加。怪他莺语滑,啼碎玉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