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道过成蹊菴偶成旧风一篇
笑把青藜出武夷,不辞千里记幽奇。 吐吞风月一壶酒,拈弄溪山万首诗。 道过星河骇双目,万灶清烟缠华屋。 老岩峭拔森翠屏,大江东去流苍玉。 樵人弛薪指似予,中有玉洞藏仙都。 楼阁参差美轮奂,神仙隐显知有无。 夕阳挂树暮山紫,行行到此欲脱屣。 门前三径绿苔深,浩荡春风醉桃李。 子然放步成蹊菴,其一仙翁乐笑谈。 苍髯绿鬓两眸碧,霞标芝宇清岩岩。 青牛人去几千载,源流尚有弦孙在。 混俗和光四十年。琅庭琛馆五云起, 五湖四海来如蚁。天下三百六十洲, 未见堂宇高於此。自非先生真栋梁, 安能玄阃颜辉光。烟蓑雨笠捘入门, 琴佩剑履充其堂。先生何年创丹室, 宝篆灰寒门牖密。明窗净几一炉香, 何人会此真消息。先生何日结草庐, 读书丹台紫府书。有时瞑目坐蒲团, 闲即汲水浇园蔬。妙南老人画真迹, 一枝薜荔缠寒碧。莫问当年老沈翁, 先生默契真端的。竹锁菴边炼药台, 鹧鸪啼得百花开。归去武夷向人说, 也曾亲诣同原来。先生此功与此德, 不须语句碑诸石。铭在诸人肺腑间, 闻者欲见不可得。斩新花竹旧烟霞, 十洲三岛共一家。有人问着长生事, 默默无言指落花。璚山道人懒成趣, 勉强搜索此数句。明朝铁笛吹一声, 直入千山万山去。
定斋为杨和甫赋
水澄秋月现,云散春山出。镜内影去来,杯中形出没。释氏慧之源,儒者诚之骨。忘躯见天机,灰心契造物。落花问啼鸟,流水噪幽石。不如窗间云,不如屋角月。此意谁与论,知音更何说。悄如寒岩烟,寂似阴崖雪。栖神要山林,晦迹老岩穴。吾当叫张葛,起与共散发。
武夷歌
天下武夷兮第一山溪,升真有洞兮大王天柱交相齐。不知何年中秋兮玉帝赐宴会曾孙,幔亭结云霞兮彩桥跨虹霓。欲访仙迹兮搜剔地灵,溯洄乘舟兮陟险杖藜。身轻欲生羽翰兮扪烟萝而蹑天梯,下视人境杳邈兮但见乱峰参错相高低。龙洞通天池兮岩鹤舞双翎,铁骨藏玉匣兮玉蜕和香泥。月浸观音石兮恍有金身现普陀,风号玉女峰兮疑是湘江虞妃啼。仙馆学堂兮闻书声,丹炉茶灶兮晓烟迷。船架半壑兮使星会泛河汉归,机留古洞兮天孙去作牵牛妻。棋盘开岩石兮钓台瞰晴川,岩有虎啸兮窠有金鸡栖。狮子伏岩兮耀日气犹鲜,仙羊化石兮眠云青草萋。大小藏蕴灵异兮下有龙湫水泠泠,一线天通九有兮旁有风洞凉凄凄。翰墨罗列兮因之生兴,廪石高贮兮可以忘饥。红尘迥绝兮山中发兰桂,神仙何许兮云间闻犬鸡。茶洞幽窅兮悬崖飞瀑布,桃源深邃兮沿流得径蹊。有人卜居大隐屏兮学宗周孔事盐齑,但见此心止止兮炼成大药服刀圭。武夷君去后兮有十三仙之同时,代不乏人之兮仙阶陆续跻。或尸解兮只履归去,或飞升兮铁笛长嘶。以今视昔兮吴李可接踵,不须怀古兮感慨而怆凄。作诗勉同志兮欲倩仙掌摩丹崖,我醉挥椽笔兮大书特书而留题(以上明钞本卷一)。
道中与谢紫壶联句
阴晴荏苒风吹霜,山北山南稻正黄。 照涧芙蓉何绰约,掠云鸿鹄向微茫。 心同秋水与天远,夜折岩花和月香。 岭海青红俱在目,先随夕阳入诗肠。
武昌怀古十咏 南楼 其七 江汉亭
西风黄叶满秋城,水鸟飞无沙碛腥。淮浪白如头似白,沔山青与眼俱青。何人得见莲花女,此地空余江汉亭。一自郑生双佩断,幽情渺在蓼花汀。
山居 其五
天静无尘夜半时,鹊乌啼罢众星稀。数峰明月光无尽,一洞闲云淡不飞。
浏览全部 1255 首
花铁书镇
铁尺平如砥,银花贴软枝。成由巧匠手,持以镇书为。弹压全繄尔,推迁实在台。不能柔绕指,方册最相宜。
过西溪
罨画层波蕙草荒,冷云客雁两回皇。梅花到得吹成雪,尽是清愁不是香。
中书耶律公挽词
虎啸龙兴际,乘时自有人。风云开惨淡,天地入经纶。忽报台星坼,仍传薤露新。斯民感无极,洒泪叫苍旻。
有诏解郡作 其二
尘晦荷囊裂旧缝,惊闻台召计匆匆。忽从楚水枫林下,还入甘泉豹尾中。即日遂收西望涕,方春便趁北归鸿。休夸四入高凉地,已是人间素领翁。
裴六书堂
闲堂闭空阴,竹林但清响。窗下长啸客,区中无遗想。经纶精微言,兼济当独往。
曲肱诗 其三
谪君尘世意徘徊,炼尽金丹待鹤来。归去神霄朝玉帝,依前命我掌风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