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笺曰:此首写对南京之怀念及时局之关注。消尽二句,喻渴望在长期斗争後终于胜利。李义山河内诗云:“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侍君。”此其所本。当年三句乃祖芬当时对国民党玫府及蒋介石之看法。谓其过去作为虽颇不理於众口,然若能坚持抗战,有补於国,则昔日之怨固可转为今日之恩也。未二句用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谓蒋。
鹧鸪天四首 其二
病枕昏灯不自聊,带围宽尽旧时腰。星辰谁解怜今夜,魂梦空教过谢桥。寒恻恻,漏迢迢。心香禁得几回烧?大堤无限青青树,独系相思是柳条。
水调歌头 雨夜集饮秦淮酒肆,用东山体
瑶席烛初灺,水阁绣帘斜。笙舟灯榭,座中犹说旧豪华。芳酒频污鸾帕,冷雨纷敲鸳瓦,沈醉未回车。回首河桥下,弦管是谁家。感兴亡,伤代谢,客愁赊。虏尘胡马,霜风关塞动悲笳。亭馆旧时无价,城阙当年残霸,烟水卷寒沙。和梦听歌夜,忍问后庭花。
忆昔七首 其七
樵径接渔村,不闻车马喧。湖山何暇赏,朝会及时奔。踏雪天方晓,迎凉日已昏。全家犹健在,十载长儿孙。
鹧鸪天
倾泪成河洗梦痕,忍寻絮影认萍根。自怜久病惟差死,但许相忘便是恩。莲作寸,麝成尘。寒灰心字总难温。人间犹有残书在,风雨江山独闭门。
癸丑秋冬之际,山居偶成四首 其四
蓬户经旬闭,寒蔬不满盘。山荒风雪劲,市远米薪难。文字閒愈懒,襟怀老更宽。新锦装布被,一觉未知寒。
减字木兰花 成渝纪闻四首 其三
弦歌未了,忍信狂风推蕙草。小队戎装,更逐啼鶑过粉墙。罗衣染遍,双脸胭脂输血艳。碧海冤深,伤尽人间父母心。
浏览全部 194 首
减字浣溪沙 其九
芳草天涯绿一痕。楼高消尽未归魂。路迥无计忆王孙。见说蒲帆张十幅,雪沙堤畔忍黄昏。好春切莫与重论。
行香子
宝篆香沈。锦瑟尘侵。日长时、懒把金针。裙腰暗减,眉黛长颦。看梅花过,梨花谢,柳花新。春寒院落,灯火黄昏。悄无言、独自销魂。空弹粉泪,难托清尘。但楼前望,心中想,梦中寻。
忆江南 祝秦淮琐言创刊
秦淮好,名胜播千秋。曲岸垂杨桃叶渡,雕檐飞翠媚香楼。画舫喜重游。
高阳台 题赵仲穆作陈野云居士山水便面
染黛浮空,凝妆伫远,数峰底事含颦。十样新眉,从他雨抹烟匀。龙绡便面宜歌舞,看亭亭、玉骨冰神。几销魂,翠被余香,锦瑟清尘。如今归去湖山畔,对一川平野,一片闲云。两两渔舟,相过桂渚兰津。谁将玉斧修明月,柰琼楼、高处无人。忆王孙。芳草江南,暗鴂残春。
高阳台 媚香楼
草暗平桥,烟迷古渡,倦云斜倚江楼。照影寒灯,曲屏重幕深幽。一床弦索芸窗下,锁香尘,不锁春愁。向斜阳,燕子归来,絮语檐头。秦淮自古伤心地,对无情脂水,有恨荒丘。遍岭桃花,东风扇底吟秋。月痕空作眉痕怨,奈当时,梦影分收。漫追寻,珠泪无端,弹上吟舟。
招屈亭
武陵名义动乾坤,招屈亭前遗庙存。目断微波悲帝子,情深芳草忆王孙。舳舻箫鼓中流竞,涕泪山川故国繁。自古有才多不遇,临风酾酒暗销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