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临川女
我本朱氏女,住在临川城。家世事赵氏,业惟食农耕。五岁父乃死,天复令我盲。莫知朝与昏,所依母与兄。母兄日困穷,何以资我身。一朝闻密言,与盲出东门。阿母送我出,阿兄抱我行。不见所向途,但闻风雨声。行行五里余,忽有呼兄名。兄乃弃我走,客前抚我言。我与赵世亲,复与汝居邻。闻汝即赴死,扶服到河滨。我身尽沾濡,不复知我身。汝但与我归,养汝不记年。涔涔遵旋路,咽咽还入城。城中尽惊问,戚促不能言。望门唤易衣,恐我身致患。再呼我母来,汝勿忧饥寒。汝但与盲居,保汝母女全。我母为之泣,我邻为之叹。喜我生来归,疑我能再明。况得与母居,不异吾父存。我今已十三,温饱两无营。我母幸康强,不知兄何行。我母本慈爱,我兄亦艰勤。所驱病与贫,遂使移中情。当日不知死,今日岂料生。我死何足憾,我生何足荣。所恨天地生,不如主翁仁。谁能为此德,娄公名起莘。
番阳萧性渊携其祖将领所爱唐琴号霜钟者还自和林求诗六月三日五门宣赦后作
嵩州昔有萧将军,读书学剑天下闻。南随龙马渡江去,尚有孤琴传子孙。孤琴云是唐人斲,昔日军中自行乐。至今犹存杀伐声,一鼓哀风振寥廓。将军之孙才且良,文能作赋武蹶张。秦皇城下饮白马,祁连山中射白狼。时平好文不好武,抱琴却叹儒衣误。昭王台上看青春,彭郎矶头梦归路。日长史馆幽且閒,正冠拂琴为我弹。京城六月日如火,霜钟半夜鸣空山。南风自有虞廷操,可惜同心不同调。捐琴决眼望青天,今日天门有新诏。
贫交行
驱车涉广川,扬帆陟崇丘。结交四海内,中道多愆尤。朔风厉苦节,独鹤横九州。朝拂三岛树,夕过五城楼。两翅偶寒影,旷然何所求。登高临大江,日暮万里流。时哉疏凿人,八年忘外留。出必益稷俱,归与夔龙俦。进退两不疑,功成垂千秋。万事日相敚,恩情若云浮。吾心苟不渝,反覆安足仇。自非天地外,何能独忘忧。
登祝融峰赠星上人
洞庭南,桂岭北,衡山连延潇湘黑。中有祝融如髻鬟,嵯峨七十二峰间。祝融不自知,千山万山如回环。回环面面芙蓉里,俨如天仙朝紫皇,千官百辟遥相望。半夜每瞻东海日,六月常飞满树霜。龙拿凤攫熊虎掷,云生雾灭何时极。我来正值太平时,况有山僧似畴昔。凭高一览四海空,草间培塿安足雄。盘盘罗汉台,翕翕炎帝宫。复恐九天上,视我如井中。朔风日夜相腾蹙,谷老崖坚松柏秃。古来铁瓦尽飘扬,山上至今犹板屋。山僧劝我歌,我歌徒自伤。天下五岳嵩中央,此山与我俱南疆。我今三十始一见,北望中原天更长。
李将军歌一首送李天民赴邵武军口巡检
李将军,材且武,儒冠换得兜鍪去。身疑南极老人星,气食阴山雪毛虎。雕弧白马金仆姑,天地昂昂此丈夫。五十方为求盗使,人生何用苦诗书。寄言邵武诸官长,不是寻常一腐儒。
过何得之先生故居三首 其二
轧轧机声日暮,依依杨柳春柔。膝下中郎小女,曾听唱我《高邮》。
浏览全部 156 首
浣溪沙 其一十四 其一十五
本是青门学灌园。生涯浑在乱山前。一犁春雨种瓜田。别后倩云遮鹤帐,来时和月寄渔船。旁人莫做长官看。
宿橘山田家怀蒋先生
苍峰落日微,白鹤秋风远。客路入疏钟,田家背山坂。孤烟桑柘寒,归鸟茆茨晚。欲觅紫芝翁,山深白云满。
南山紫云山居 其四
树老秋仍露,山空晚更鲜。雨添舂药水,云湿种瓜田。对榻僧长坐,闻钟客未眠。自应麋鹿性,疏散爱林泉。
耕乐为萧大有题
秧满平畴花满川,犁牛将犊傍花眠。鹭鸶飞断横塘雨,布谷啼开野树烟。珑上一蓑如昨梦,隆中三顾是何年。莫因微禄淹山邑,负郭今閒二顷田。
湖上居为余德甫赋
丈人结屋寄幽情,绮槛倒影湖水明。夜悬石镜青天出,晓望香炉紫雾生。鸥鹭閒来争坐席,薜萝聊复代簪缨。浩歌击楫杳然去,一曲沧浪万古情。
过庆原
野烧萋萋带雨痕,半山斜日近黄昏。驿亭阻绝来时路,烟火萧条战后村。倦鸟惊人移浦树,寒潮带月上江门。长年书剑催行色,白首惭孤报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