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入七里泷 其二
岭松苍且深,滩石净以黑。喔喔一鸡高,人家负崖仄。地力尽岂余,活身随钓弋。终宵听江声,终岁见江色。门前笭箵收,舍后罻罗即。晴雨出何之,东西翠成塞。客如掬水尝,劳生此应息。
行楚野见草花都不能名感赋 其二
红者亦有萼,翠者亦有英。彼芳诚自好,愧不能以名。夫草焉用名,楚产则楚荣。始怜楚人词,喻草其乡情。目遇即抽思,手搴即发声。何必曲相假,外饰衰中诚。
宜亭新柳 其二 其四
二月月圆圆不能,千行雨湿湿难胜。终然衣袂飘何处,定有阑干拥上层。菀结微茫真可惜,朦胧隔断太无凭。比量摇落桓司马,如此春华百感增。
宜亭新柳 其二 其五
亭名枨触悔今朝,目极伤春不自聊。岂意公家园里树,翻为贱子卷中骚。笺题惨绿关辛苦,门掩昏黄慰寂寥。半挂帘钩斜压影,一丸月上正吹箫。
长沙
天翠秋晖清复清,江山回合处开城。霸图实始周熊绎,骚怨空传汉贾生。岳麓寺头书拟读,湘潭驿口路催行。已闻早稻匙翻雪,只少银鳞鲙作羹。
宜亭新柳 其二 其三
宝花仓口起东风,鸡唱星悬赋恼公。笛里关山今是泪,梢头明月本来空。一声玉折《凉州》怨,万里云阴杜宇红。归去伤心原有路,依然水驿绿烟中。
浏览全部 43 首
谁何哭
谁何哭,哀且危。白头母,朱颜儿。儿忽舍母去,母何用生为。架上有儿书,箧中有儿衣。儿声不复闻,儿貌不复窥。谁何哭,哀复哀。肠未绝,心先摧。母恃儿为命,儿去不复来。朝看他人儿,暮看他人子。一日一夜閒,十生九复死。君不见昨夜人静黄昏时,含辛抱痛无人知。其时忽不记儿死,倚门引颈望儿归。
捉搦歌四首 其三
阿母教女儿,殷勤候姑眠。女儿问阿母,若为得欢怜。
梦保母如儿时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祇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竹岙扫墓三首 其三
倒挽百川水,莫挽儿时回。尽书南山石,莫尽儿心悲。儿心悲如何,念我久病母。呻吟到沉笃,掩抑还哀诉。“长年亦不望,愿加年三五。阿桐好定婚,阿桢亦完娶。”如今弟辈归,携家谒母墓。牵衣学拜跪,甥侄各媚妩。人间万事足,不闻母笑语。忍泪辞新坟,斜阳风满树。
哭旅儿 其三
十月有八日,儿病渐不支。宛转衾簟中,气息余一丝。依依握母手,问爷归何迟。伏枕还和南,声声念母慈。儿身惟母爱,儿病惟母知。勿厌儿扰母,扰母祇此时。愿母强自宽,向后毋思儿。此语诚可痛,此情那可思。夜台风雨黑,儿今去何之。喧寒与饮食,谁为儿护持。呜呼我阿寄,汝当知我悲。小春有良辰,行为汝娶妇。汝母拮据筹,备此合欢酒。颇闻彼姝子,堪称汝嘉耦。庶几小鸳鸯,婉娈侍左右。岂谓连理枝,摧折如此骤。此岂吾罪愆,致汝不克寿。抑或儿命薄,无福一消受。冥途焉可知,灵璅渺难叩。汝兄幸有子,聊使承汝后。缞绖拜汝前,足慰汝心否。
题梦萱堂(明·李贤(原德))
儿生三岁母即亡,母心恋儿魂悲伤。儿在童蒙浑不觉,母魂恻恻时护防。日居月诸儿渐长,始有知觉动思想。愀然问爷母不存,涕泗潸然心惚恍。母有魂,儿有身,幽明无路得相亲。母向梦中见儿语,儿初不识母酸辛。觉来问爷惊所见,儿说形容爷与辨。衣裳总是没时穿,音容不异存日恋。儿知是母顿欲绝,五内崩摧泪成血。毁形便若初丧时,饘粥一御哀情切。嗟哉卫氏孝且纯,古有曾参亦可伦。天性由来非矫作,风俗如此宁不淳。人生何幸父母存,恬不为养独何心。视此安能不汗恧,抚卷因成孝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