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从军诗序 李益 君虞长始八岁,燕戎乱华。出身二十年,三受末秩;从事 十八载,五在兵间。故其为文,咸多军旅之思。自建中初,故 府司空巡行朔野。迨贞元初,又忝今尚书之命,从此出上郡、 五原四五年,荏苒从役。其中虽流落南北,亦多在军戎。凡所 作边塞诸文及书奏余事,同时幕府选辟,多出词人。或因军中 酒酣,或时塞上兵寝,相与拔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于 慷慨意气,武毅犷厉。本其凉国,则世将之后,乃西州之遗民 与?亦其坎(凛左换土)当世,发愤之所致也。时左补阙卢景亮 见知于文者,令余辑录,遂成五十首赠之。(清张澍编《李尚 书诗集》) 旧唐书本传 李益,肃宗朝宰相揆之族子。登进士第,长为歌诗。贞元 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 供奉歌词。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回 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之句,天下以为歌词。然少 有痴病,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 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益疾”;以是久之不调,而流辈皆 居显位。益不得意,北游河朔,幽州刘济辟为从事,常与济诗 而有“不上望京楼”之句。宪宗雅闻其名,自河北召还,用为 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自负才地,多所凌忽,为众不容,谏 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俄复用为秘书监,迁太子宾客、 集贤学士判院事,转右散骑常侍。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 卒。 诗评十则 唐李益《竹窗闻风早发寄司空曙》诗云:“微风惊暮坐, 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 下苔。幸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异闻集·霍小玉传》为 “开帘复动竹”,改一门字,遂失诗意。然此句乃袭乐府《华 山畿》词耳。词云:“夜相思,风吹窗帘动,言是所欢来。” (宋·吴幵《优古堂诗话》) 大历以后,吾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 舆、李涉、李益耳。(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十九) “马上相逢久,人中欲认难”、“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 容”、“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皆诗人会故人诗也。久 别倏逢之意,宛然在目,想而味之,情融神会,殆如直述。前 辈谓唐人行旅聚散之作,最能感动人意,信非虚语。戴叔伦亦 有“岁月不可向,山川何处来”,意稍露而气益畅,无愧于前 也。(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五) 李益、卢纶,皆唐大历十才子之杰者。纶于益为内兄,尝 秋夜同宿,益赠纶诗曰:“世故中年别,余生此会同。却将愁 与病,独对朗陵翁。”纶和曰:“戚戚一西东,十年今始同。 可怜风雨夜,相问两衰翁。”二诗虽绝句,读之使人凄然,皆 奇作也。(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九) 李益五古,得太白之深,所不能者澹荡耳。太白力有余间, 故游衍自得;益将矻矻以为之。《莲塘驿》《游子吟》自出身 手,能以意胜,谓之善学太白可也。(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盛唐人工于缀景,惟杜子美长于言情。人情向外,见物而 自见难也。司空曙“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李益“问姓 惊初见,称名识旧容”,抚衷迷愫,罄快快矣。因之思三百篇, 情绪如丝,绎之不尽,汉人曾道只语不得。(同上) 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 《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 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 李君虞生长西凉,负才尚气,流落戎旃,坎(凛左换土)世 故,所作从军诗悲壮怨转,乐人谱入声歌,至今诵之,令人凄 断。(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 唐人诗谱入乐者,初、盛王维为多;中、晚李益、白居易 为多。(同上卷二十六) 君虞边塞诗最佳,《征人歌》《早行》等篇,好事者画为 屏障。(清·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二)
点评
赠毛仙翁
玉树溶溶仙气深,含光混俗似无心。长愁忽作鹤飞去,一片孤云何处寻。
杂曲歌辞 其一 祓禊曲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
晚春卧病喜振上人见访
卧床如旧日,窥户易伤春。灵寿扶衰力,芭蕉对病身。道心空寂寞,时物自芳新。旦夕谁相访,唯当摄上人。
扬州怀古
故国歌钟地,长桥车马尘。彭城阁边柳,偏似不胜春。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哭柏岩禅师
遍与傍人别,临终尽不愁。影堂谁为扫,坐塔自看修。白日钟边晚,青苔钵上秋。天涯禅弟子,空到柏岩游。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
今日忆君处,忆君君岂知。空余暗尘字,读罢泪仍垂。
春行
侍臣朝谒罢,戚里自相过。落日青丝骑,春风白纻歌。恩承三殿近,猎向五陵多。归路南桥望,垂杨拂细波。
春日晋祠同声会集得疏字韵
风壤瞻唐本,山祠阅晋余。水亭开帟幕,岩榭引簪裾。地绿苔犹少,林黄柳尚疏。菱苕生皎镜,金碧照澄虚。翰苑声何旧,宾筵醉止初。中州有辽雁,好为系边书。
浏览全部 192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