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山篇
五岳起方寸,袖中有东海。唐句与宋句,磊落垂千载。诗人兴所到,句句须悬解。胡为曲解诗,字面生疑骇。不见古诗人,奇想惊真宰。裂月还掣霆,人高说山矮。酒杯泻海波,拳石生烟霭。知常不知变,论诗良可慨。可挟飞来峰,掷向瀛洲卖。可挽银河水,直下雪山界。力可负山趋,笔可驱灵怪。精神超越处,须弥纳纤芥。或谓此狂语,庶可稍宽贷。不同写实诗,失实勿乃殆。吾且退言实,实中虚相赖。实不滞于物,方是诗风概。胸中有丘壑,携去堆青黛。手中有园图,携去添松籁。如此解挟山,谅亦非褦襶。论诗有别趣,合下沧浪拜。诗不涉理路,义不为辞害。无理有至理,自有解人在。孟子说理文,与诗了无碍。反用孟子语,亦可破险隘。何况太湖石,携向重洋外。植石造明轩,得遂挟山快。虚实俱有根,不是掉书袋。呜乎诗道大,胸襟宜豪迈。贴切与空灵,兼之始可爱。且酌吸月杯,莫吃胶牙菜。
意有未尽 再步韵 其三
或如壮士守褒斜,或似西施自浣纱。笔挟风霜针线密,能臻此境是方家。
书斋三咏 其三
我有十方砚,可作案头供。大小形制殊,佳者色如冻。磨墨乌云飞,濡笔涛声送。文情括海岳,辞采舞鸾凤。斯时策砚功,封为石供奉。默默砚不受,似嫌我嘲弄。古封即墨侯,万石相伯仲。时移价自殊,虚名亦何用?钢笔代毛笔,砚田无人种。失去好风光,谁复相歌颂。惟我与主人,情义还相重。愿订金石交,共做名山梦。
厦门登日光岩
延平战垒倚高寒,列岛纵横烟外看。海峡两边应共慨,神龙那许片鳞残。
自寻
忽失我所在,四顾欲寻我。茫茫六合间,不知在何所。既未落尘秽,亦未离烟火。况我一微尘,浮游天之左。迷离万情丝,缠入因与果。中有两我在,各自矜婀娜。一我欲精勤,万卷读之破。一我欲偷懒,万事随笑唾。两我不相让,激辩争一可。蓦地分吹去,魂兮任飘簸。旋见阳光下,花间有我坐。我呼或非我,不过小光朵。
与客闲话 十首 其一
熟客常来坐小轩,神聊瞎侃有真言。灯前叹息兼狂叫,似听荒山啼夜猿。
漫兴
北国南来月乍弧,年年惯是一身孤。文章八九投秦火,风雨三千感客途。楼下花车知嫁娶,街头菜价见乘除。自知拙钝无他技,白发寒灯且著书。
秦国《国风吟苑》诗刊主编王诚以论诗七绝征和,因步韵 其一
诗通禅理入非非,时复拈花香满衣。一片灵机瑩彻处,月光如水照心扉。
意有未尽 再步韵 其二
汉字音符兼义符,形成格律美中殊。最能抒写心灵美,心似明窗纸不糊。
白玉兰 和琴翁 其二
花倚东风人倚栏,相看端不怯春寒。未延月色明如许,伸向天光意自宽。舞榭早知清唱好,画家也觉白描难。信知文事花能解,欲挹清芬到笔端。
浏览全部 172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