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鲍照创作以诗为主,今存204首。《拟行路难》18首,表现了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对门阀社会的不满、怀才不遇的痛苦、报国无门的忿懑和理想幻灭的悲哀,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贫寒士人的生活状况。少部分诗描写了边塞战争和征戍生活,为唐代边塞诗的萌芽。 艺术风格俊逸豪放,奇矫凌厉,直接继承了建安传统,对后世李白、岑参、高适、杜甫有较大影响。艺术形式上,大力学习和写作乐府诗,存80余首,有三言、五言、七言和杂言等多种形式。五言诗讲究骈俪,圆稳流利,内容丰富,感情饱满。七言诗变逐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并可自由换韵,拓广了七言诗的创作道路。他的乐府诗突破了传统乐府格律而极富创造,思想深沉含蓄,意境清新幽邃,语言容量大,节奏变化多,辞藻华美流畅,抒情淋漓尽致,并具有民歌特色。沈德潜曰:“明远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古诗源》卷十一)。《芜城赋》借广陵在汉代的繁荣和今时的荒凉来抒发怀古之幽情,被视为六朝抒情小赋代表作之一。散文基本上属于骈文。《登大雷岸与妹书》,抒情议论融合,文气跌宕,辞藻绚丽,兼有骈散之长。 鲍照的集子有南齐永明年间虞炎奉文惠太子萧长懋之命所编10卷。现存鲍照集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毛斧季校本《鲍氏集》为较早。明代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本《鲍参军集》最为流行。鲍照集的注释,始于清末的钱振伦,他的注本没有来得及刊行。近人黄节在钱注基础上作了补注,称《鲍参军诗注》,今人钱仲联作《鲍参军集注》,附有《鲍照年表》。他的《登大雷岸与妹书》和《梦还乡》赞美了家乡的山水。今人丁福林、丛玲玲于2012年4月1号出版了《鲍照集校注》。 虞炎《鲍照集序》 鲍照字明远,本上党人,家世贫贱,少有文思。宋临川王爱其才,以为国侍郎。王死,始兴王浚又引为侍郎。孝武初除海虞令,迁太学博士兼中书舍人。(一本云,时上多忌,以文自高,趋侍左右,深达风旨,以此赋述,不复尽其才思。)出为秣陵令,又转永嘉令。大明五年,除前军行参军,侍临海王镇荆州,掌知内命,寻迁前军刑狱参军事。宋明帝初,江外拒命,及义嘉败,荆土震扰。江陵人宋景因乱掠城,为景所杀,时年五十馀。身既遇难,篇章无遗,流迁人间者,往往见在。储皇博采群言,游好文艺,片辞只韵,罔不收集。照所赋述,虽乏精典,而有超丽,爰命陪趋,备加研访,年代稍远,零落者多,今所存者,傥能半焉。 钟嵘《诗品》 宋参军鲍照。其源出於二张,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諔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於谢混,驱迈疾於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然贵尚巧似,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故言险俗者,多以附照。 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 次则发声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魂,亦犹五色之有红紫,八音之有郑卫,斯鲍照之遗烈也。 沈德潜《古诗源》 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 杜甫《春日忆李白》 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 《许彦周诗话》 明远《行路难》壮丽豪放,诗中不可比拟。 王夫之 一以天才天韵,吹宕而成,独唱千秋,更无和音。 陆时雍《诗镜总论》 鲍照材力标举,凌厉当年,如五丁凿山,开人世之所未有。当其得意时,直前挥霍,目无坚壁矣。骏马轻貂,雕弓短剑,秋风落日,驰骋平冈,可以想此君意气所在。
点评
松柏篇(并序)
松柏受命独,历代长不衰。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风悲。东海迸逝川,西山导落晖。南郊悦籍短,蒿里收永归。谅无畴昔时,百病起尽期。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疗治。倾家行药事,颠沛去迎医。徒备火石苦,奄至不得辞。龟龄安可获,岱宗限已迫。睿圣不得留,为善何所益。舍此赤县居,就彼黄垆宅。永离九原亲,长与三辰隔。属纩生望尽,阖棺世业埋。事痛存人心,恨结亡者怀。祖葬既云及,圹?亦已开。室族内外哭,亲疏同共哀。外姻远近至,名列通夜台。扶舆出殡宫,低回恋庭室。天地有尽期,我去无还日。居者今已尽,人事从此毕。火歇烟既没,形销声亦灭。鬼神来依我,生人永辞诀。大暮杳悠悠,长夜无时节。郁湮重冥下,烦冤难具说。安寝委沉寞,恋恋念平生。事业有余结,刊述未及成。资储无担石,儿女皆孩婴。一朝放舍去,万恨缠我情。追忆世上事,束教以自拘。明发靡怡悆,夕归多忧虞。撤闲晨径流,辍宴式酒濡。知今瞑目苦,恨失尔时娱。遥遥远民居,独埋深壤中。墓前人迹灭,冢上草日丰。空床响鸣蜩,高松结悲风。长寐无觉期,谁知逝者穷。生存处交广,连榻舒华茵。已没一何苦,楛哉不容身。昔日平居时,晨夕对六亲。今日掩奈何,一见无谐因。礼席有降杀,三龄速过隙。几筵就收撤,室宇改畴昔。行女游归途,仕子复王役。家世本平常,独有亡者剧。时祀望归来,四节静茔丘。孝子抚坟号,父子知来不。欲还心依恋,欲见绝无由。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绍古辞七首 其三
瑟瑟凉海风,竦竦寒山木。纷纷羁思盈,慊慊夜弦促。访言山海路,千里歌别鹤。弦绝空咨嗟,形音谁赏录。辛苦异人状,美貌改如玉。徒畜巧言鸟,不解心款曲(○同上)。
登庐山诗二首 其一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巃嵷高昔貌,纷乱袭前名。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
代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问客何乡士。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欢戚竞寻绪,谈调何终止。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前悲尚未弭,后感方复起。嘶声盈我口,谈言在君耳。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幽兰五首 其三
结佩徒分明,抱梁辄乖忤。华落知不终,空愁坐相误(乐府作误)。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二
曀曀寒野雾,苍苍阴山柏。树回雾萦集,山寒野风急。岁物尽沦伤,孤贞为谁立。赖树自能贞,不计迹幽涩(○同上)。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
昨夜宿南陵,今旦入芦洲。客行惜日月,崩波不可留。侵星赴早路,毕景逐前俦。鳞鳞夕云起,猎猎晚风遒。腾沙郁黄雾,翻浪扬白鸥。登舻眺淮甸,掩泣望荆流。绝目尽平原,时见远烟浮。倏忽坐还合,俄思甚兼秋。未尝违户庭,安能千里游。谁令乏古节,贻此越乡忧。
拟行路难十八首 其九
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还君金钗玳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采菱歌七首 其四
要艳双屿里,望美两洲间。袅袅风出浦,容容日向山(○同上)。
代出自蓟北门行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徵骑屯广武,分兵救朔方。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马毛缩如猬,角弓不可张。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浏览全部 203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