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姜夔

【作者小传】: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评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155—约1221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尧章,自号白石道人。因屡试不第,一生未仕。往来于鄂、赣、皖、苏、闽间,出入仕宦家,与诗人词客交游。死于杭州。工诗词,擅书法,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清虚骚雅,对后世影响较大。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绛帖平》、《续书谱》等。

《钦定四库全书·白石道人诗·提要》

《白石道人诗集》二卷,宋姜夔撰。夔有《绛帖平》,已著录。罗大经《鹤林玉露》称夔学诗于萧?。而卷首有夔自序二篇。其一篇称:“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不若无所学者之为得。”其一篇称:“作诗求与古人合,不如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如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其学盖以精思独造为宗。故序中又述千岩、诚斋、石湖咸以为与已合,而已不欲与合。其自命亦不凡矣。今观其诗,运思精密,而风格高秀,诚有拔于宋人之外者。傲视诸家,有以也。《宋史·艺文志》载夔《白石丛稿》十卷。陈振孙《书录解题》载《白石道人集》三卷。今止二卷,殆非完本。考《武陵旧事》载夔诗四首,《咸淳临安志》载夔诗三首,《研北杂志》亦载夔诗一首,皆此本所无。知在所佚一卷之内矣。 夔又有《诗说》一卷,仅二十七则,不能自成卷帙,旧附刻词集之首。然既有诗集,则附之词集为不伦,今移附此集之末,俾从其类。观其所论,亦可以见夔于斯事所得深也。

《白石道人诗·原序》

诗本无体,三百篇皆天籁自鸣。下逮黄初迄于今人异韫,故所出亦异。或者弗省,遂艳其各有体也。近过梁溪见尤延之先生,问余诗自谁氏。余对以异时泛阅众作,已而病其駮如也。三薰三沐,师黄太史氏,居数年,一语噤不敢吐。始大悟学即病,顾不若无所学之为得。虽黄诗亦偃然高阁矣。先生因为余言:近世人士喜宗江西,温润有如范致能者乎?痛快有如杨廷秀者乎?高古如萧东夫,俊逸如陆务观,是皆自出机轴,亶有可观者。又奚以江西为?余曰:诚斋之说政尔,昔闻其历数作者,亦无出诸公右,特不肯自屈一指耳。虽然,诸公之作,殆方圆曲直之不相似,则其所许可亦可知矣。余识千岩于潇湘之上,东来识诚斋、石湖,尝试论兹事,而诸公咸谓其与我合也。岂见其合者而遗其不合者耶?抑不合乃所以为合耶?抑亦欲俎豆余于作者之间而姑谓其合耶?不然,何其合者众也。余又自唶曰:余之诗,余之诗耳。穷居而野处,用是陶写寂寞则可,必欲其步武作者,以钓能诗声,不惟不可,亦不敢。【一】 作者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若求与古人合。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彼惟有见乎诗也。故向也,求与古人合,今也求与古人异,及其无见乎诗已,故不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其来如风,其止如雨。如印印泥,如水在器。其苏子所谓不能不为者乎。余之诗,盖未能进乎此也。未进乎此则不当自附于作者之列,悉取旧作,秉畀炎火,俟其庶几于不能不为而后录之。或曰不可,物以蜕而化,不以蜕而累,以其有蜕,是以有化。君于诗将化矣,其可以旧作自为累乎。姑存之以俟他日。【二】

点评

暂时没有人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姜夔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