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卢照邻擅长诗歌骈文,其诗以抒发仕宦不遇、贫病交加之忧愤为主,亦有揭露上层统治者之骄奢淫逸,嘲讽其权势荣华不可久恃之作。以歌行体为佳,意境清迥,明代胡震亨说“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唐音癸签》),卢照邻《长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乃千古名句。 《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四.列传第一百二十六.文艺上.王勃条: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唐诗汇评》:照邻长于七言歌行,词采富艳,境界开阔,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并称“四杰”。 《唐诗品》:升之(照邻)河朔英生,盛年振藻,典签之日,即擅相如之誉,可谓彬彬学士矣。然神情流荡,早痾伤困,废居太白山中,殆欲采掇若华,曜灵驻节,竟以不堪,自沉颍水,悲夫!壮士激志,而横骨朔野;忿妻感泪,而魂逐飘蓬。若生之死,谓之何哉?生感时尚法,作《五悲文》掎摭其志。 《艺苑卮言》:七言歌行长篇须让卢、骆。怪俗极于《月蚀》,卑冗极于《津阳》,俱不足法也。 《诗薮》:卢、骆五言,骨干有余,风致殊乏。至于排律,时自铮铮。 《唐音癸签》:范阳较杨微丰,喜其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 《竹林答问》:六朝之为有唐,四杰之力也。中间唯卢升之出入风骚,气格遒古,非三子所可及。盈川“愧在卢前”,非虚语也。 《三唐诗品》:其源出于江记室,间以奇气,振其丰采,唯贪排对,致气格不凝。夫其雅情幽怨,凄清自写,虽繁弦损调,固无泛音。《长安古意》宛转芊绵,则七言佳体不让子山,开阖往来,犹以气胜。 《诗学渊源》:(照邻)与骆宾王、王勃、杨炯,天下称为“四杰”,而卢居首。诗有奇气,实出陈隋之上。咏史诸作高古,几窥魏晋之藩。七言长篇,颇似子山。七绝则为李、杜所宗者也。当时近体为唐律之渐,未变陈隋之遗,敁其《送梓州高参军还京》、《大剑送别刘右史》等篇,其第七句每用四平四仄,迨亦四子之创也。又有连用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数联者,与虞世南应制诗同一机杼,为齐梁与唐律逗变之初。
点评
登封大酺歌四首 其一
明君封禅日重光,天子垂衣历数长。九州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送二兄入蜀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芳树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故枝。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凌晨
日掩鸿都夕,河低乱箭移。虫飞明月户,鹊绕落花枝。兰襟帐北壑,玉匣鼓文漪。闻有啼莺处,暗幄晓云披。
(一作和) 夏日幽庄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早度分水岭
丁年游蜀道,班鬓向长安。徒费周王粟,空弹汉吏冠。 马蹄穿欲尽,貂裘敝转寒。层冰横九折,积石凌七盘。 重溪既下漱,峻峰亦上干。陇头闻戍鼓,岭外咽飞湍。 瑟瑟松风急,苍苍山月团。传语后来者,斯路诚独难。
西使兼送孟学士南游
地道巴陵北,天山弱水东。相看万余里,共倚一征蓬。零雨悲王粲,清尊别孔融。裴回闻夜鹤,怅望待秋鸿。骨肉胡秦外,风尘关塞中。唯余剑锋在,耿耿气成虹。
十五夜观灯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名霎,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芳树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 给翠成多幄,开江满故枝。 凤归花厉乱,日度影参差。 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
赠许左丞从驾万年宫
闻道上之徊,招躁下蓬菜。 中枢移北斗,左辖去南台。 黄山浑凤笛,清晔侍龙媒。 曳日朱旗卷,参云金障开。 朝参五城柳,夕宴柏梁杯。 汉峙光如月,秦词听似雷。 寂寂姜香厨,离思独悠哉。
浏览全部 136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