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贯休

【作者小传】 字德隐,俗姓姜氏,兰溪人。七岁出家,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既精奥义,诗亦奇险,兼工书画。终于蜀,年八十一。初有《西岳集》,吴融为序,极称之,后弟子昙域更名《宝月集》。其全集三十卷,已亡。胡震亨谓宋睦州刻本多载他人诗,不足信,其说亦不知何据。胡存诗仅三卷,今编十二卷。

评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2—912
【介绍】: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2—912
字德隐,俗姓姜,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人。7岁出家,20岁受具足戒。懿宗咸通初往洪州游学,后漫游江西、吴越。僖宗乾符初返居婺州。昭宗乾宁元年(894)往钱塘谒钱镠,受礼遇。二年赴江陵依成汭。
天复二年(902)得罪成汭,流放黔州。冬潜逃南岳隐居。三年入蜀,为王建所重,赐号禅月大师,特建龙华院居之。后梁乾化二年十二月卒。生平见昙域《禅月集序》、《宋高僧传》卷三〇。休十五、六岁即有诗名,后广交诗友,与当代名诗人陈陶、方干、许棠、李频、张为、曹松、吴融、罗隐、罗邺、韦庄、齐己等皆有唱酬。又工书善画。吴融称:“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自然之际。”(《西岳集序》)孙光宪称其诗“骨气混成,境意卓异”(《白莲集序》)。今存《禅月集》25卷。《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7首、断句6,补题1首。

《唐诗汇评》

贯休(832-913),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俗姓姜,字德隐。少向佛,师安和寺僧圆贞。与邻院童子处默于习经之余更相唱和,诗名渐著,大中中受成。咸通中,于洪州开元寺听《法华经》。数年后,亲登讲筵。后返婺州。乾宁初、谒浙东钱镠。西游江陵,初为成汭所礼,居龙兴寺,后被谮,流放黔州。遂入蜀,王建甚礼遇之,呼为“得得来和尚”,赐号禅月大师,卒。休善画,师阎立本,又工草书,世称“姜体”。集初名《西岳集》,吴融为序;休卒后,弟子昙域集其诗丈为《禅月集》三十卷,今本存诗二十五卷,佚去文五卷。《全唐诗》编诗十二卷。

吴融《禅月集序》

(贯休)上人之作,多以理胜,复能创新意,其语往往得景物于混茫之际,然其旨归必合于道。太白、乐天既殁,可嗣其美者,非上人而谁?

孙光宪《白莲集序》

议者以唐宋诗僧,唯贯休禅师骨气混成,境意卓异,殆难俦敌。

《鉴诫录》

唐有十僧诗,选在诸集中,唯禅月大师所吟千首,吴融侍郎序之,号曰《巨岳集》,多为古体,穷尽物情。议者称白乐天为“广大教化主”,禅月次焉。

《五代诗话》引《西清诗话》

至于罗隐、贯体,搏志于偏霸,争雄逞奇,语欲高而意未尝不卑,乃知天禀自然,有一定而不能易者。

《瀛奎律髓》

(贯休)为诗有极奇处,亦有太粗处。“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为人嘲作《失猫》诗,此类是也。然道价甚高,年寿亦高。

《唐才子传》

(贯)休一条直气,海内无双,意度高疏,学问丛脞,天赋敏速之才,笔吐猛锐之气,乐府古律,当时所宗。虽尚崛奇,每得神助,余人走下风者多矣。昔谓“龙象蹴蹋,非驴所堪”,果憎中之一豪也。后少其比者,前以方支道林、不过也。

《唐音癸签》

贯休诗奇思奇句,一似从天坠得;无奈发村,忽作怒骂、令人不堪受。

《载酒园诗话又编》

诗至晚唐而败坏极矣,不待宋人……甚则粗鄙陋劣,如杜荀鹤、僧贯休者。贯休村野处殊不可耐。如《怀素草书歌》中云:“忽如鄂公喝住单雄信,秦王肩上搭着枣木㮶。”此何异伧父所唱鼓儿词?又如《山居》第八篇末句云:“从他人说从他笑,地覆天翻也只宁。”岂不可丑!然犹在周存、卢延让上,以尚有“叶和秋蚁落、僧带野云来”、“青云名士如相访,茶渚西峰瀑布冰”数语,殊涵清气也。

《东目馆诗见》

贯休不肯平易,时极嵚崎之致,而意旨颇嫌径露。

点评

暂时没有人发表评论 请先登录再发表评论
贯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