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大全
登录
关键词
作者
胡应麟〔明〕
朝代
明
体裁
找到 4021 条相关结果,
显示第 1521 至 1540 条
大司马张公秋日过访溪上余时留武林不值抵舍后再往谒谢二首 其一
胡应麟〔明〕
熊车遥度越王台,骏骨仍惭汉殿回。廿载登龙频入梦,当时题凤亦怜才。三峨云气飘萝薜,五岳风期动草莱。翘首未央天咫尺,秪今东阁定谁开。
大司马张公秋日过访溪上余时留武林不值抵舍后再往谒谢二首 其二
胡应麟〔明〕
交游七子气凌云,出入三朝帝眷勤。文武并传周吉甫,诗书长诵郤中军。风高秦望双旌入,潮落钱塘万弩闻。突兀南楼秋色里,胡床能许坐宵分。
湖上逢王承父
胡应麟〔明〕
溪上秋风罢举杯,湖头白眼重登台。乘槎汝自昆崙至,蹑履余仍少室回。三尺剑花凌宇宙,十年囊草秘风雷。惟应烂醉乌程下,尽解鹴裘付绿醅。
送戚都督之岭南二首 其一
胡应麟〔明〕
大府新移镇粤台,辞天白马下蓬莱。三边帐幕霜华净,五岭櫜鞬雪色来。说剑荆高多侠士,抽毫袁伏是奇材。征南汉将曾飞檄,宁似元戎出手裁。
送戚都督之岭南二首 其二
胡应麟〔明〕
绝徼重飞上将星,扬旌伐鼓度沧溟。长驱吏士过南粤,远播声威到北庭。杕杜含杯千堠肃,梅花吹笛乱山青。罗浮铜柱燕然石,万古何人并勒铭。
送唐别驾之虔州
胡应麟〔明〕
芜城初别凤凰箫,水国重过驷马桥。共惜士元居小郡,何如长孺在中朝。千林大庾含芳近,万蕊唐昌入梦遥。便觉佩刀干气象,驿亭风雨夜来饶。
中秋夜司马汪公招同吴越诸名士湖上玩月得秋字
胡应麟〔明〕
缥缈晴烟一望收,楼船明月大堤头。芙蓉花发重湖夜,桂树香飘万壑秋。彩笔乾坤谁大雅,青衫吴越尽名流。何当醉逐群公去,十二瑶台次第游。
送大司马张公还朝四首 其一
胡应麟〔明〕
赤羽初销万灶烟,朱旌重闪入朝年。鲸鲵观筑三吴外,虎豹关清百越前。西北风云驰剑履,东南日月护楼船。莫夸定远封时事,一代殊勋太史传。
送大司马张公还朝四首 其二
胡应麟〔明〕
中天名岳降崔嵬,望里三娥雪色开。父老竞传司马谕,君王遥借卧龙才。长城乍起当周甸,大海初澄傍越台。纵是抽毫难和客,幕中犹许孟坚来。
送大司马张公还朝四首 其三
胡应麟〔明〕
氛祲天南逼大荒,独持双斧到钱塘。三年幕府蟠蛟蜃,一夜辕门缚虎狼。淮蔡櫜鞬争伏谒,朔方旗帜尽飞扬。宾僚漫拟从军乐,手定铙歌十八章。
送大司马张公还朝四首 其四
胡应麟〔明〕
大纛生风入帝城,双龙遥夜雪花鸣。余皇十万清吴塞,练组三千肃汉营。淝水苍生偏听捷,潢池赤子竞输诚。何人第一麒麟上,彩笔词埸更主盟。
十六夜喻别驾邀同汪公重集俞园得池字
胡应麟〔明〕
满坐青山照习池,上公携客共含卮。中天月色重圆夜,大海潮痕乍落时。杖掷广寒银阙近,杯倾河汉玉轮迟。当筵触目俱名胜,烂醉高阳白接䍦。
王山人世周以长歌及七言二律见贻赋答二首 其一
胡应麟〔明〕
旅食经秋傍越台,王郎瓢笠为谁来。平收南国双金价,自老昆冈片玉才。侠气尔仍摽海岳,诗名吾亦困尘埃。寻仙倘觅金华洞,双跨虬龙出草莱。
王山人世周以长歌及七言二律见贻赋答二首 其二
胡应麟〔明〕
客馆逢君思欲狂,吴山握手望钱塘。寒光骤吐青萍匣,秋色先凋白苧裳。老去云霞忘世态,穷来天地问词场。漫将七子推同调,不尽雄心骥枥傍。
是夕邦相以公事先行余同司马移舟六桥布王昆山人席堤上澄湖月色万顷如昼箫管间作诸君剧欢丙夜乃返
胡应麟〔明〕
十里长桥跨水涯,狂呼明月醉流霞。平湖影落虹千丈,远岫光飞雪万家。映席枫杉俱锦树,回船葭菼半瑶华。洞庭秋色饶相似,莫把云门异代夸。
陈观察留饮赋赠
胡应麟〔明〕
豪气曾闻百尺楼,重看下榻自南州。双悬斧钺名山色,独坐楼船大海流。绝顶云霞藏雁宕,中天雷电挂龙湫。探奇不浅王郎兴,瓢笠能容次第游。
七月望抵武林陆履素使君招集湖上乐人周生瑾者年少善歌酒酣持扇索题即席涂抹四韵
胡应麟〔明〕
华星明月遍西园,皂盖追随识大藩。南国风流周小史,东吴才望陆平原。朱弦度曲飞霜丽,玉局观棋坠露繁。夹岸芙蕖千万朵,归来何异宿桃源。
秋夜集程仲凯玉树亭同梅太符罗高君作
胡应麟〔明〕
珠帘十二锁兰苕,一树亭亭碎月摇。贝叶恍疑天竺寺,琼花如睹广陵桥。阶前秀色呈诸谢,庭后新声度六朝。最是缟衣明夕梦,相思愁绝彩云遥。
霅钱太学懋谷过访奉赠余懋榖年家子也
胡应麟〔明〕
奕叶风流大雅堂,飞扬才藻敌文房。青鞋遍踏吴山下,皂帽频攲越水傍。赋就长杨迷国艳,栽成丛桂发天香。东南彩笔钱郎旧,名士今谁列雁行。
寄赠龙君御校文南都便道入楚省觐
胡应麟〔明〕
湖头晴色罢参禅,又睹风流白下年。六馆才人争射策,三吴词客候谭玄。云拖彩服椿庭外,雾拥朱衣棘院前。莫恋长干风景丽,西泠何限木兰船。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按作者分
胡应麟〔明〕
(4021)
按年代分
明
(4021)
按体裁分
七言律诗
(1325)
五言律诗
(861)
七言绝句
(550)
乐府曲辞
(439)
古风
(350)
五言绝句
(324)
排律
(114)
六言诗
(33)
词
(16)
琴操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