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李太白全集》:王琦注:《渌水》,本琴曲名。太白袭用其题,以写所见,其实则《采菱》、《采莲》之遗意也。
《唐宋诗醇》:逸调。末句非有轶思,特妒花之艳耳。
《唐诗笺注》:“愁杀”两字,反复读之,通首俱摄入矣。
《秋窗随笔》:少陵“春云春来洞庭阔,白蘋愁负白头人”、太白“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风神摇漾,一语百情。李、杜洵敌手也。
《唐诗合选详解》:采蘋而忽见荷花之娇艳,因转而为愁,盖妒其艳也。
《诗式》:首句先叙时景,见水月入秋,愈臻清澈,盖为泛舟点染。二句设为采蘋,以寄秋意,起下荡舟之人。三句本为采蘋而见荷花、系从劳面烘托;荷花又娇如欲语,系从生情。四句“愁杀”二字,所谓如顺流之舟矣。“荡舟人”对上“荷花”、“愁杀”对上“娇欲语”、此盖心有所属,情不能已,而有所托也。
《李太白诗醇》:翼云云:荷花娇艳迷人,因转而为愁,情不自持。盖有所托也。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秦帝沦玉镜(一作六雄灭金虎),留侯降氛氲。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壮士挥金槌,报雠六国闻。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酒酣(一作纵横)舞长剑,仓卒解汉纷。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但洒一行泪,临岐竟何云。
见京兆韦参军量移东阳二首 其一
潮水还归海,流人却到吴。相逢问愁苦,泪尽日南珠。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寻幽无前期,乘兴不觉远。苍厓渺难涉,白日忽欲晚。未穷三四山,已历千万转。寂寂闻猿愁,行行见云收。高松来好月,空谷宜清秋。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峰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丹丘遥相呼,顾我忽而哂。遂造穷谷间,始知静者闲。留欢达永夜,清晓方言还。
詶谈少府
一尉居倏忽,梅生有仙骨。三事或可羞,匈奴哂千秋。壮士屈黄绶,浪迹寄沧洲。昨观荆岘作,如从云汉游。老夫当暮矣,蹀足惧骅骝。
连理枝
雪盖宫楼闭,罗幕昏金翠。斗压阑干,香心澹薄,梅梢轻倚。喷宝猊香烬麝烟浓,馥红绡翠被。浅画云垂帔,点滴昭阳泪。咫尺宸居,君恩断绝,似遥千里。望水晶帘外竹枝寒,守羊车未至。
古风 其三十七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庶女号苍天,震风击齐堂。精诚有所感,造化为悲伤。而我竟何辜,远身金殿傍(一本无此二句)。浮云蔽紫闼,白日难回光。群沙秽明珠,众草凌孤芳。古来共叹息,流泪空沾裳。
浏览全部 1118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