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归来即事再用前韵寄霍东崖元方 其二
繁华市井冷灰中,去乱儿归半是翁。一塔有巢留垤鹳,两潭无水着沙鸿。兴如张翰思吴俗,心似钟仪乐楚风。故国遗民说华表,人非城是古今同。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其十
滦京南下是中华,夜出居庸去路差。何处又栖王谢燕,故侯谁种邵平瓜。九重门辟人骑马,万岁山空树集鸦。独有天池秋水满,西风吹入钓鱼槎。
金陵怀古
六代兴亡不用哀,登临胜有凤凰台。江山形势寒潮去,人物升沉夕照来。白鹭洲边沙雁叫,乌衣巷口野花开。翠微亭外秦淮柳,为问青青几度栽。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其九
郁葱佳气散无踪,宫外行人认九重。一曲歌残羽衣舞,五更妆罢景阳钟。云间有阙摧双凤,天外无车驾六龙。欲访当时泛舟处,满池风雨脱芙蓉。
元方见和复次韵以寄之
唐方干,宋魏野。诗名遗在鉴湖甘棠上,高隐流芳合中舍。东崖处士居淇东,诗成好事争传写。英风卓行无古今,举头仰羡皆作者。炼句风月嘲,西隐烟霞惹。白头始赋归来辞,不知是也还非也。是非几欲问青山,鼓掌大笑成痴哑。愿结渔樵侣,更入耆英社。茅屋底,衡门下。秋郊看禾穗,春畦供菜把。栽松放云宿,种竹听雨打。十首新诗和少陵,数曲瑶琴知贺若。香笺笔扫凤楼锦,古砚墨磨铜雀瓦。忘形懒冠佩,陶情咏骚雅。杖藜散步瓠子堤,风露从教来沐洒。斟花酌柳会东崖,俗驾远回逋客寡。后日寻盟医俗亭下去,翠琅玕动清风泻。对话闻秋声,此乐谁能假。
闻元方辞典教之职为省府所留遂用前韵以慰其怀归之念安其传道解惑之心也 其二
盛名久列广文中,人比先生节孝翁。种竹昔留亭上凤,采芹今对水边鸿。升堂化沛诸生雨,为国文兴一代风。他日铜台推教养,不知来者几人同。
浏览全部 94 首
吴江即景分韵得池字
平湖万顷去帆迟,遥见孤村列戍旗。一塔已无当日箭,三高犹有昔年祠。风掀急浪飞桥动,霜满高楼画角悲。欲访鸱夷何处是,望中烟树自参差。
瑞兴寺
路僻今芜翳,寒厨尚起烟。僧依三佛住,门与数峰连。雨润苔封塔,年深竹覆泉。创时灵异事,犹有断碑传。
渔者
瑟瑟风吹鬓发飞,自将莎草补蓑衣。小船撑入芦花去,家在溪边多不归。
桂枝香 寄友村居
天高气肃,正一派秋声,悲吟万木。潇洒远山抹翠,澄溪漾玉。故人家住残阳外,小枫村、低低茅屋。烟生芦渚,霜沾菊圃,酒香茶熟。疏篱畔、山中野服,想竹栏琴韵,松窗棋局。四壁清幽,闲挂云林几幅。鲤鱼风起天横雁,待一叶寻他剡曲。开樽长啸,池边蟹紫,墙头橘绿。
题水月寺寒秀轩
小寺深门一径斜,绕身萦面总烟霞。低低檐入低低树,小小盆盛小小花。经藏中间看佛画,竹林外面是人家。山僧笑道知侬渴,其实迎宾例瀹茶。
霜天晓角
世事促促。莫劳心役役。弃尘早归林下,盖个低低茅屋。映窗疏竹。洒洒风生玉。万叠青山为友,那管桑田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