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和陶诗 杂诗十二首 其一(明·李贤(原德)) 杂诗十二首 其六(明·李贤(原德))
行年已五十,知非心自喜。欲如张子房,愿弃人间事。处世亦多端,安得每如意。岁月如水流,暮景忽然值。白发不再黑,隙驹一何驶。田园虽不多,聊为子孙置。
和陶诗 和郭主簿二首(明·李贤(原德)) 其一
长夏罕人事,移榻坐柳阴。清风时复来,为我涤烦襟。因之步幽径,呼童携素琴。雅怀当如何,在古亦若今。留侯善藏用,高风吾所钦。床头酒已熟,与子且共斟。古来豪杰士,几人遇知音。爱此林泉居,吾已投吾簪。怀君对明月,情同江水深。
和陶诗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明·李贤(原德))
知己不易遇,既遇情欢欣。同游复同调,超然物外人。周子既深造,祖谢亦相因。顾我蹇劣姿,敢期数子臻。所惜道丧久,赖有锱铢闻。仲尼有明训,佩服宁惮勤。愿与二三子,永结平生邻。庶几匡庐裔,彷佛洙泗滨。
美人隔秋水(明·李贤(原德))
美人隔秋水,欲渡无舟航。清波泛明月,对此空断肠。耿耿见牛女,河汉在中央。谁云七夕会,无乃谬且狂。托物感情兴,水上双鸳鸯。动止不盈尺,物性固其常。在人良不异,云胡各一方。寒灯照孤寝,泪下沾衣裳。
望气台(明·李贤(原德))
灵宝城南古望台,仙人相遇亦奇哉。老聃未跨青牛至,尹喜先瞻紫气来。道德传时方领悟,蜀川逢处又徘徊。嗟予自是儒门客,方外安知有异才。
冰(明·李贤(原德))
水冻冰坚绝点埃,坤爻初六见胚胎。寒凝曲沼棱光净,夏荐高堂爽气来。忠助汉君因霸合,孝怜慈母为祥开。高人襟度真堪比,又见豳风重取裁。
浏览全部 326 首
病中王邦宪见过以诗为谢因以当别
别后衡门久不开,壮心消尽已成灰。白头羁客病中老,青眼故人天外来。相见有时那阳得,语离终在莫频催。山城归路应残腊,早寄春风岭上梅。
雪中睡起书北窗二首 其一
断云疏雨暗楼台,春在寒空不肯回。梅亦羞人花未笑,柳知何事眼慵开。久拚双鬓缘诗老,忍放痴愁入酒来。犹有暮年文字业,睡余重秩乱书堆。
立春 其四
腊雪初消柳眼寒,春风才入酒杯宽。一年佳节知多少,屈指从今是履端。
赠俞司户
春风苑路百花枝,犹记青袍上第时。喜事为君尝把酒,交情虽我亦哦诗。传砻梅畔看新筑,鹫岭松间觅旧题。别后相逢乃如此,人生难得是襟期。
蒋沙庄居十首 其十
刘宗坟墓国,金水眇萦回。飐飐鸦巢覆,疏疏槿户开。春风持赠柳,腊雪试妆梅。欲识尘埃少,元无俗物来。
送户部张尚书归南海
御史大夫旧,尚书户部新。不如归去好,犹是自来贫。壁有留诗句,路无逢故人。潮声才入耳,始觉岭南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