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钟云:妙语清出,在七言律尤难。景在“稍”字,轻而有力。 谭云:应制诗孤高不得,即作冠冕语,亦非如此不可。
《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看他写山川,只用“历历”二字;看他写山川历历,只用“在清晨”三字,唐初人应制诗,从来人人骂其板重,又岂悟其有如是之俊爽耶?
《唐诗观澜集》:“晴云”、“宿雨”承“清晨”来写“早”;“寒岩”、“御路”承“山川”来写“发”,大家心细乃尔,气体尤极高浑。
《唐诗笺注》:描写情景皆是轻轻着笔,秀媚异常,非可几而及也。五、六句一低一昂,赞颂有体,不落色相。七、八句一顿一宕,规讽自然,不露痕迹,亦是轻轻着笔,秀媚异常,非可几而及也。
溪行寄王震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
清洛象天河,东流形胜多。朝来逢宴喜,春尽却妍和。泉鲔欢时跃,林莺醉里歌。赐恩频若此,为乐奈人何。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其二
相如只谢病,子敬忽云亡。岂悟瑶台雪,分彫玉树行。清规留草议,故事在封章。本谓山公启,而今殁始扬。
林亭咏
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登临沮楼
高深不可厌,巡属复来过。本与众山绝,况兹韶景和。危楼入水倒,飞槛向空摩。杂树缘青壁,樛枝挂绿萝。潭清能彻底,鱼乐好跳波。有象言虽具,无端思转多。同怀不在此,孤赏欲如何。
江上
长林何缭绕,远水复悠悠。尽日余无见,为心那不愁。忆将亲爱别,行为主恩酬。感激空如此,芳时屡已遒。
浏览全部 248 首
扈从回銮应制
粤在秦京日,议乎封禅难。岂知陶唐主,道济苍生安。惟彼烈祖事,增修实荣观。声名朝万国,玉帛礼三坛。纂圣德重光,建元功载刊。仍开旧驰道,不记昔回銮。羽卫摇晴日,弓戈生早寒。犹思检玉处,却望白云端。
袭前韵再简少孙四首 其一
由来气类即天伦,孰谓刘琨独可人。稍隔相从更无味,几因拈起又还新。席间谁致龙皮异,雪里常怀鹤羽尘。祗欲期君拾瑶草,庾郎三韭未为贫。
入雁山二首 其一
落日双旗度竹村,灵峰历历引輶轩。秦人避地空桃水,谢客开山自石门。松栝藤稍俱刺眼,断崖巉壁易销魂。扪萝欲上招提宿,转见云深细路昏。
雨
稍稍车尘隔,安闲一闭门。高歌亦未辍,骤雨方此喧。宿雾依城静,低云人树昏。空庭储盛水,容易即江村。
熙宁壬子八月于洛阳妙觉寺考试举人及还道出嵩少之间至许昌共得大小诗二十六首 洛阳试院楼上新晴五绝 其三
伊阙遥临凤阙前,龙门女几气苍然。唐朝御路依稀在,犹想东巡尘暗天。
留侯庙下作
文成念韩痛,破产伺强秦。千金募健士,椎断属车尘。东去变名姓,浮游淮泗滨。忍耻奉遗履,得书何老人。十年风云会,赤帝资经纶。鸿门祸端结,一言即解纷。英彭既合纵,楚项提孤军。伟哉借箸谈,竖儒无复陈。分疆饵两将,来若从龙云。释怨俾侯印,谋销蛇豕群。定都天府国,推功归奉春。四老落吾术,拂巾辞隐沦。东朝羽翼就,楚调徒悲辛。出处能事毕,致君终乞身。岂眷万户封,仅与萧酂均。淮阴败晚节,顾亦非吾伦。愿访赤松子,逍遥云汉津。强饭示终殁,爽灵方上宾。严祠镇川湄,余泽及斯民。客子老将至,低回冗从臣。惭无应时策,肝膈空轮囷。可教固无类,慨然辄求伸。未(小集作祇)应终万古,黄石独能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