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广选》:谢茂秦曰:“悬灯”二句与“窗中三楚尽,林外九江乎”立意造句皆同,总描写高意。
《唐诗直解》:多写高意。
《唐诗解》:次联语壮,结语超。幽花,物之嘉也。千嶂五湖,眺之迥也。壁余鸿雁,寺之古也。窗宿斗牛,阁之高也。因阁之高,故思梦与云游。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明翊曰:次句缥渺,三四远兴,妙。李东阳曰:情兴高逸。与《登蒋山开善寺》诗可以并观。
《唐诗摘钞》:写景欲阔大,初唐景语无出三、四二句之上。通篇形容寺阁之高,却不露“高”字,笔意可想。
《唐诗从绳》:此尾联进步格。中二联分承“象外幽”说。结更进一步,便有呼吸通帝座之意。中二联写景分远近。前六句是见寺阁之高,乃梦也,直与白云为侣,更疑天路从此可升至,高更何如!
《网师园唐诗笺》:句聱(“悬灯”二句下)。
《唐诗评选》:刻炼深奇,束结完奸,虽于人为脍炙,而知味者不百一也。三、四为高阁夕景,曲写三毛。“画壁余鸿雁”拾景入神。疑者未梦,不必梦也,而因以生梦,语虽玄寥,自有来去;无来去而玄寥者,为狂而已。
《唐诗评注读本》:从登阁直起,以下就阁中近视远眺,俯视仰瞻,总以形容阁之高古。字字贴切,绝无泛语。
《唐宋诗举要》:吴曰:句句精湛,乃盛唐炼句之法。
以下资料来源未详:(1)云门寺:在浙江绍兴的云门山。(2)香阁:指云门寺。(3)嶂:像屏障一样陡峭的山峰。(4)斗牛:指斗星宿和牛星宿。此处形容云门寺之高。(5)天路:通天之路。
故程将军妻南阳郡夫人樊氏挽歌
德配程休甫,名高鲁季姜。宠荣苍玉佩,宴梦郁金堂。白日期偕老,幽泉忽悼亡。国风犹在咏,江汉近南阳。
句
野烟出炉上,山花落镜中。
送杨法曹按括州
东海天台山,南方缙云驿。溪澄(一作澄清)问人隐,岩险烦登陟。潭壑随星使,轩车绕春色。傥寻琪树人,为报长相忆。
同和咏楼前海石榴二首 其一
客自新亭郡,朝来数物华。传君妓楼好,初落海榴花。露色珠帘映,香风粉壁遮。更宜林下雨,日晚逐行车。
送新罗法师还国
异域今无外,高僧代所稀。苦心归寂灭,宴坐得精微。持钵何年至,传灯是日归。上卿挥别藻,中禁下禅衣。海阔杯还度,云遥锡更飞。此行迷处所,何以慰虔祈。
丹阳行
丹阳古郡洞庭阴,落日扁舟此路寻。传是东南旧都处,金陵中断碧江深。在昔风尘起,京都乱如燬。双阙戎虏间,千门战场里。传闻一马化为龙,南渡衣冠亦愿从。石头横帝里,京口拒戎锋。青枫林下回天跸,杜若洲前转国容。都门不见河阳树,辇道唯闻建业钟。中原悠悠几千里,欲扫欃枪未云已。英雄倾夺何纷然,一盛一衰如逝川。可怜宫观重江里,金镜相传三百年。自从龙见圣人出,六合车书混为一。昔年王气今何在,并向长安就尧日。荆榛古木闭荒阡,共道繁华不复全。赤县唯余江树月,黄图半入海人烟。暮来山水登临遍,览古愁吟泪如霰。唯有空城多白云,春风淡荡无人见。
浏览全部 67 首
仲秋同祝鸣皋诸文学再游西山得诗四首天 寿山谒诸陵 其四 携尊翠微阁晚坐
振锡千林暮,移尊片月秋。不辞青嶂远,聊共白云游。洗钵花台静,悬灯竹径幽。朝来挈小朗,乞食向牛头。
同自牧瓢所宿张氏南楼
鸟下平芜夕霭收,偶携江客宿层楼。月明清夜闻鸿雁,窗近天河絓斗牛。几杵钟声云外杳,千家曙色暝中浮。醉来枕藉秋衿薄,疑借仙槎觅远游。
暮宿东岳庙
尘世茫茫感,今宵得暂休。十州同一梦,百岁此浮枢。嘘气吞江海,腾身出斗牛。摩崖碑畔宿,心与白云游。
西山十咏同陈沈二太史黎秘书杨祠部丘计部李环卫朱光禄安茂才童康邓朱四山人作 晚至碧云寺 其九 洪光寺听真上人诵经作
地入空王宇,山藏释子筵。白云流五岳,青壁俯诸天。象外烟花丽,空中色界悬。为将忘世念,一诵法华篇。
连川赵原沧洲图
冠盖纷纷多宦游,怜君生事寄沧洲。半池草梦飞残雨,一片荷衣挂远秋。卷幔云山天外小,近人鱼鸟镜中幽。遥知霜露松门夕,秋气寒泉兴未休。
即事
把卷卧疏雨,雨断梦亦断。不知帘外风,吹我卷帙乱。湿云互明灭,庭柯夕阳半。屋角一带山,晴翠落几案。忽听幽鸟啼,余花掩书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