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谭云:爽甚。钟云:奇语(“日落”二句下)。
《唐诗从绳》:此又尾联寓意格。从况口经赭折赤岸,过洞庭而后达州,许多路程,叙得不板。“赭圻”、“赤岸”,“击汰”、“扬舲”,句中各自为对,各就句对。三四对法不衫不履,故五六狠作一联,以振其笔,此补救之妙。七八言“明珠”“应逐使臣星”而归浦,名套装结。下一“应”字,乃悬度之词。
《唐贤三昧集笺注》:对起。五六大句。顾云:正大尔雅。五六有老杜气格。
《唐诗成法》:一二自京口往洞庭。三四一路扬帆而去。五六水行之景,雄俊阔大。七桂州。八人。不用虚字照应,以意贯串,此法最难。
《唐诗别裁》:三四当句对,复用活对。“潮来”句奇聱。末讽以不贪也。古人用意,曲折微婉。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起势标举,三四各对法,最如欲纵。五六豪朗名句,良不多得。结亦未茼寂寂。评:三四紧接第二,一气直下,得五六豪朗景,承顿之局遂严。结用“珠”、“星”作联合,亦复巧切。
《唐贤清雅集》:雄阔,虽少陵无以过,神气各别。
《唐宋诗举要》:气象雄阔,涵盖一切(“潮来”句下)。
羽林骑闺人
秋月临高城,城中管弦思。离人堂上愁,稚子阶前戏。出门复映户,望望青丝骑。行人过欲尽,狂夫终不至。左右寂无言,相看共垂泪。
待储光羲不至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要欲闻清佩,方将出户迎。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了自不相顾,临堂空复情。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埽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送封太守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轓。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百村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田园乐七首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同卢拾遗过韦 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给事首春休沐维已陪游及乎是行亦预闻命会无车马不果斯诺
托身侍云陛,昧旦趋华轩。遂陪鹓鸿侣,霄汉同飞翻。君子垂惠顾,期我于田园。侧闻景龙际,亲降南面尊。万乘驻山外,顺风祈一言。高阳多夔龙,荆山积玙璠。盛德启前烈,大贤钟后昆。侍郎文昌宫,给事东掖垣。谒帝俱来下,冠盖盈丘樊。闺风首邦族,庭训延乡村。采地包山河,树井竟川原。岩端回绮槛,谷口开朱门。阶下群峰首,云中瀑水源。鸣玉满春山,列筵先朝暾。会舞何飒沓,击钟弥朝昏。是时阳和节,清昼犹未暄。蔼蔼树色深,嘤嘤鸟声繁。顾己负宿诺,延颈惭芳荪。蹇步守穷巷,高驾难攀援。素是独往客,脱冠情弥敦。
浏览全部 425 首
沪尾 其二
无因击汰更扬舲,江上怀人兰芷馨。浪捲前朝何处去?观音山色自青青。
自獭江东渡,寄家兄荫堂
书剑飘零逐转蓬,闽南三度荔枝红。千金散尽貂裘敝,一笑归帆挂海风。海风浩浩海天暮,击汰扬舲从此渡。渔郎有意住仙源,桃源暗认重来路。
泊舟江浒
沽得新丰酒,来停京口桡。江声寒挟雨,人语晓乘潮。地控南徐险,山连北固遥。扬舲待明发,泼眼又金焦。
送季山甫慈湖教谕
季子扬舲之甬东,慈湖应与暮潮通。豚吹野岸杨花白,鸠食桑林椹子红。遗老应传羲易说,先民谁继日钞功?东吴寓叟头全白,目送孤云没断鸿。
渡鄱阳
烟与水无际,迷茫小洞庭。潮回三楚白,山压五湖青。苇折雁声苦,风多鱼气腥。扬舲一极目,何处吊湘灵?
踏莎行 秋江
赤叶凋霜,黄花冒雨。雁声秋断寒江渚。一篙新水海潮来,满山宿莽岚烟起。红蓼滩头,白蘋岸底。小航深系渔郎醉。笑瓜洲坝下利名人,向夜来、还逐风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