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唐诗归》:谭云:爽甚。钟云:奇语(“日落”二句下)。
《唐诗从绳》:此又尾联寓意格。从况口经赭折赤岸,过洞庭而后达州,许多路程,叙得不板。“赭圻”、“赤岸”,“击汰”、“扬舲”,句中各自为对,各就句对。三四对法不衫不履,故五六狠作一联,以振其笔,此补救之妙。七八言“明珠”“应逐使臣星”而归浦,名套装结。下一“应”字,乃悬度之词。
《唐贤三昧集笺注》:对起。五六大句。顾云:正大尔雅。五六有老杜气格。
《唐诗成法》:一二自京口往洞庭。三四一路扬帆而去。五六水行之景,雄俊阔大。七桂州。八人。不用虚字照应,以意贯串,此法最难。
《唐诗别裁》:三四当句对,复用活对。“潮来”句奇聱。末讽以不贪也。古人用意,曲折微婉。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起势标举,三四各对法,最如欲纵。五六豪朗名句,良不多得。结亦未茼寂寂。评:三四紧接第二,一气直下,得五六豪朗景,承顿之局遂严。结用“珠”、“星”作联合,亦复巧切。
《唐贤清雅集》:雄阔,虽少陵无以过,神气各别。
《唐宋诗举要》:气象雄阔,涵盖一切(“潮来”句下)。
春日直门下省早朝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遥闻侍中佩,闇识令君香。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送封太守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轓。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百村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千塔主人
逆旅逢佳节,征帆未可前。窗临汴河水,门渡楚人船。鸡犬散墟落,桑榆荫远田。所居人不见,枕席生云烟。
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一作若)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登裴秀才迪小台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浏览全部 425 首
沪尾 其二
无因击汰更扬舲,江上怀人兰芷馨。浪捲前朝何处去?观音山色自青青。
自獭江东渡,寄家兄荫堂
书剑飘零逐转蓬,闽南三度荔枝红。千金散尽貂裘敝,一笑归帆挂海风。海风浩浩海天暮,击汰扬舲从此渡。渔郎有意住仙源,桃源暗认重来路。
泊舟江浒
沽得新丰酒,来停京口桡。江声寒挟雨,人语晓乘潮。地控南徐险,山连北固遥。扬舲待明发,泼眼又金焦。
送季山甫慈湖教谕
季子扬舲之甬东,慈湖应与暮潮通。豚吹野岸杨花白,鸠食桑林椹子红。遗老应传羲易说,先民谁继日钞功?东吴寓叟头全白,目送孤云没断鸿。
渡鄱阳
烟与水无际,迷茫小洞庭。潮回三楚白,山压五湖青。苇折雁声苦,风多鱼气腥。扬舲一极目,何处吊湘灵?
踏莎行 秋江
赤叶凋霜,黄花冒雨。雁声秋断寒江渚。一篙新水海潮来,满山宿莽岚烟起。红蓼滩头,白蘋岸底。小航深系渔郎醉。笑瓜洲坝下利名人,向夜来、还逐风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