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绿树高原”,与此“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树”,予独心醉不已。
《唐诗援》:“青”、“白”二字再见,想占人不以重用为忌。
《唐诗归》:谭云:偶然妙(“时倚”联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喧艳时闭门谢俗,静读摩诘《辋川山居》等诗,真若游天台石梁,观瀑布飞泉,此际顿移世界。
《唐诗矩》:尾联出意格。索性重用“青”、“白”二字,在大家不害其老,后人未可藉口。亦只写“寂寞”二字。前篇(按指《归嵩山作》)用为冒则,从后读去。皆见寂寞之意;此篇用为结则,从前读来,皆见寂寞之意:章法两变,意味俱佳。
《而庵说唐诗》:此诗当为右丞五言律第一首,其言甚淡,其意甚微。人性急寻它头绪不出,把来放在一边,是诗亦不免于寂寞也。可叹,可叹!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评:高洁不犯乎“青”“由”二字,故全重,更落落。六句压“翻”字,不意如有势力。王西宁曰:三四语虽直置,却得自然,有元亮笔意。
《瀛奎律髓汇评》:何义门:三四闲趣。纪昀:“青”“白”二字究是重复,不可为训。诗则静气迎人,自然超妙,不能以小疵废之。三四自然流出,兴象天然。
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借翠微宫。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灵云池送从弟
金杯缓酌清歌转,画舸轻移艳舞回。自叹鹡鸰临水别,不同鸿雁向池来。
杂诗
双燕初命子,五桃新作花。王昌是东舍,宋玉次西家。小小能织绮,时时出浣纱。亲劳使君问,南陌驻香车。
哭祖六自虚
否极尝闻泰,嗟君独不然。悯凶才稚齿,羸疾主中年。余力文章秀,生知礼乐全。翰留天帐览,词入帝宫传。国讶终军少,人知贾谊贤。公卿尽虚左,朋识共推先。不恨依穷辙,终期济巨川。才雄望羔雁,寿促背貂蝉。福善闻前录,歼良昧上玄。何辜铩鸾翮,底事碎龙泉。鵩起长沙赋,麟终曲阜编。域中君道广,海内我情偏。乍失疑犹见,沈思悟绝缘。生前不忍别,死后向谁宣。为此情难尽,弥令忆更缠。本家清渭曲,归葬旧茔边。永去长安道,徒闻京兆阡。旌车出郊甸,乡国隐云天。定作无期别,宁同旧日旋。候门家属苦,行路国人怜。送客哀难进,征途泥复前。赠言为挽曲,奠席是离筵。念昔同携手,风期不暂捐。南山俱隐逸,东洛类神仙。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花时金谷饮,月夜竹林眠。满地传都赋,倾朝看药船。群公咸属目,微物敢齐肩。谬合同人旨,而将玉树连。不期先挂剑,长恐后施鞭。为善吾无矣,知音子绝焉。琴声纵不没,终亦继悲弦。
饭覆釜山僧
晚知清净理,日与人群疏。将候远山僧,先期埽弊庐。果从云峰里,顾我蓬蒿居。藉草饭松屑,焚香看道书。然灯昼欲尽,鸣磬夜方初。一悟寂为乐,此日闲有余。思归何必深,身世犹空虚。
浏览全部 425 首
偶成
于陵薄三公,桔槔亲灌园。伯成轻南面,执耒耕丘樊。渊明耻为令,乞食倚人门。贤人乐遂志,荣辱安足言。鄙哉夸毗子,结驷乘朱轩。
归田
陶君三十七,挂绶出都门。我亦今年去,商山淅岸村。冬修方丈室,春种桔槔园。千万人间事,从兹不复言。
山居遇雪喜道者相访
幽居近谷西,乔木与山齐。野竹连池合,岩松映雪低。喜君来白社,值我在青溪。应笑于陵子,遗荣自灌畦。
郊居二首 其一
世守东陵业,呼儿日灌园。任荒张仲室,不署翟公门。绿酒生平托,青山寤寐言。近因僧结社,时过虎溪源。
题山水图 其一
川原人不到,尽日草亭閒。秋晚树摇落,天高云往还。沙边多白鸟,湖上一青山。榜子复何处,暝投红蓼湾。
题沧洲野堂卷 其二
大堤深树绕高原,渔榜蒹葭接(一作野水晴烟带)远村。江上只留三亩宅,人间不记五侯门。青林白鸟闲书幌,细雨飞花送酒樽。?得相逢乘一醉,故园山水也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