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批点唐诗正声》:情真,写得出,愈见大家。
《唐诗归》:钟云:“粥”字有理,但用以说“茗”,字面似欠清雅。钟云:“静不飞”三字与茗饮无干,茶理、茶趣、茶景在此,与“素磁传静夜”同其妙(“乌雀”句下)。钟云:妙在通篇只此一语说茶,是深于茶者(“淹留”句下)。钟云:只如说话,气自质厚,深于陶者(末句下)。
《唐风定》:似陶在声色之外。
升天行贻卢六健
真人居阆风,时奏清商音。听者即王母,泠泠和瑟琴。坐对三花枝,行随五云阴。天长昆崙小,日久蓬莱深。上由玉华宫,下视首阳岑。神州亦清净,要自有浮沈。恻恻苦哉行,呱呱游子吟。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雨雪没太山,谁能无归心。逍遥在云汉,可以来相寻。
华阳作贻祖三咏
朝行敷水上,暮出华山东。高馆宿初静,长亭秋转空。日余久沦汨,重此闻霜风。淅沥入溪树,飕飗惊夕鸿。凄然望伊洛,如见息阳宫。旧识无高位,新知尽固穷。夫君独轻举,远近善文雄。岂念千里驾,崎岖秦塞中。
送姚六昆客任会稽何大蹇任孟县
越城临渤澥,晋国在河汾。仙绶两乡意,青郊一路分。野棠春未发,田雀暮成群。他日思吴会,尝因西北云。
题太玄观
门外车马喧,门里宫殿清。行即翳若木,坐即吹玉笙。所喧既非我,真道其冥冥。
游茅山五首 其二
世业传儒行,行成非不荣。其如怀独善,况以闻长生。家近华阳洞,早年深此情。巾车云路入,理棹瑶溪行。天地朝光满,江山春色明。王庭有轩冕,此日方知轻。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 其五
草木花叶生,相与命为春。当非草木意,信是故时人。静念恻群物,何由知至真。狂歌问夫子,夫子莫能陈。凤皇飞且鸣,容裔下天津。清净无言语,兹焉庶可亲。
浏览全部 243 首
次韵叶硕夫南归见贻 其二
飞花无数上衣裾,孤闷须凭酒破除。翻手作云伤往事,转头如梦欲捐书。但知甘苦同薇蕨,不问辛勤有屋庐。后日锦衣行昼里,肯来盘谷饭溪鱼。
题高漫士
山郭雨新霁,孤云湿犹飞。岚岭隐空翠,石林閒清晖。时与同心人,逍遥爱荆扉。都无浮世累,共我饭蕨薇。日夕笑分去,微风拂罗衣。
次韵伯氏长芦寺下
风从落帆休,天与大江平。僧坊昼亦静,钟磬寒逾清。淹留属暇日,植杖数连甍。颇与幽子逢,煮茗当酒倾。携手霜木末,朱栏见潮生。樯移永正县,鸟度建康城。薪者得树鸡,羹盂味南烹。香粳炊白玉,饱饭愧閒行。丛祠思归乐,吟弄夕阳明。思归诚独乐,薇蕨渐春荣。
送林宜兴迁官南部
移家偶爱山中静,地主何烦重相敬。吾生耻学茂陵郎,如君岂是临卬令。谁言陋巷不容车,劳君拥盖常造庐。谁言簿书日纷紏,劳君为我频置酒。五月清溪暑气微,淹留竹里共忘归。乍看朝霞初冒岭,忽惊夕露欲沾衣。清才自合翻飞早,一朝西上金陵道。请君别后数寄书,山中相识日应少。
远游 其一
初日照林莽,积霭生庭闱。长跪拜慈母,有泪不敢垂。连年客道路,儿生未远离。力学既苦晚,可复无常师。负笈出门去,白日东西驰。远游幸有方,母心毋念之。儿食有齑粥,母毋念儿饥。儿服有敝裘,母毋念儿衣。倚闾勿盼望,岁莫儿当归。俯首听儿言,丁宁语儿知。小妹不解事,视母为笑啼。新妇亦善愁,含泪无言词。繁忧未能语,匪但离别悲。父车既已驾,我行复迟迟。岂无寸草心,珍重三春晖。仰看林间乌,绕树哑哑飞。
夏日过憩天王寺
炎暑不可度,端居日方永。同袍四五人,共爱山中静。飞阁轶氛埃,丛林逗萝径。潭静日已秋,竹深午犹暝。初沿双溪转,稍入空中境。婉婉林鸟声,悠悠野僧定。平生好幽玩,尽日惬佳兴。山水发清机,风泉澹初性。日夕徐徐归,云间响孤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