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注解】: 1、簟:竹席。 2、空:形容秋天清虚景象。 3、砧杵:捣衣用具,古代捣衣多在秋夜。 【韵译】: 我早早地枕着竹席迎风纳凉, 清虚的秋夜京城荡漾着月光。 一行秋雁高高地掠过了星空, 千家万户传来了捣衣的声响。 看节候应该是到了更深夜阑, 思念友人心灵相期睡觉也晚。 刚刚反复吟诵你送我的佳句, 不觉乌鸦呱呱啼叫天已渐亮。 【评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为了酬诗,而通宵未眠,足见彼此心期之切。前半首写秋夜, 声色俱全。颔联属对,尤其自然秀逸。颈联写更深夜阑,心期而不得入眠。末联写吟 咏赠诗,不觉已鸦噪天曙,结构颇为严密。“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清新活 泼,实属佳对。 --引自"超纯斋诗词"bookbest.163.net 翻译、评析:刘建勋 【简析】: 这是一首酬答程近所赠的同题诗。诗的前六句都紧扣“秋夜”,七八句是称赞程诗之美,因为欣赏他的原作和要写和诗,竟至苦吟了一夜,通宵未眠。
想得
两重门里玉堂前, 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 娇羞不肯上秋千。
杂曲歌辞·少年行
千点斓斑喷玉骢,青丝结尾绣缠骏。鸣鞭晚出章台路,叶叶春依杨柳风。
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
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喜见明时钟太尉,功名一似旧淮阴。
禇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开瓮腊酒熟,主人心赏同。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天中。更喜宣城印,朝廷与谢公。
赠别韦兵曹归池州
南陵八月天,暮色远峰前。楚竹青阳路,吴江赤马船。籯(一作腰)金诸客贵,佩玉主人贤。终日应相逐,归期(一作西归)定几年。
送客之潞府
官柳青青匹马嘶,回风暮雨入铜鞮。佳期别在春山里,应是人参五叶齐。
浏览全部 183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