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送江端伯之隆兴
人生辛苦惟别离,况复心相知。辛酸话别语不出,相看执手徒依依。问君西游何归期,长途巉岩不可思。春霜日暮山谷里,寒风凛凛吹人衣。中林哑哑乌欲栖,猿猱虎豹夹路啼。路傍古屋掩柴扉,空房独宿生新悲。家山昨夜春始至,桃花初破梅花飞。自非丈夫刚自许,谁不去住生狐疑。惟君与我同此志,西湘东越频驱驰。番阳浩荡六百里,南昌风物雄江西。西山中峙高崔嵬,滕王杰阁横江开。五更东望红浴日,鱼龙蛟蜃惊相积。阳门青松青可挹,剑池清水清可吸。真人鹤岭遗金丹,中峰苍莽风常寒。游人西游止此地,眼明足健应忘还。闽山岂足展羽翮,湖光望极天地宽。鲲鹏变化知有托,归来长铗宁须弹。
蜡梅
造物无穷巧,寒芳品更殊。花腴真类假,枝瘦懒犹枯。帝子明黄表,宫人隐绛襦。若论风韵别,桃李亦为奴。
寄赠江宁刘明府
南陆昼日永,北窗风气清。端居玩时物,园林绿阴成。新竹梢已繁,脩梧叶初荣。翩翩有幽禽,睍睆发清声。岂无樽酒欢,抚景难自倾。亲朋天一端,别我岁倏更。衷丹寄秋毫,香煤染霜藤。耿耿叹离群,拳拳怀友生。珍重万金抵,契阔千恨平。欲题尺书报,恻怆若为情。
和伯氏用介卿韵惠诗二首 其二
悄悄园林世味长,碧云疏散暮天光。且宽礼乐兴江左,厌听干戈暗洛阳。梨叶尽时无伏暑,竹阴深处有余凉。从容领会精微旨,何用区区底事忙。
胥村
楚国当年滥政刑,子胥何事亦鞭平。当时若有权轻重,止合终身去郢城。
张才叔屡作文公先生像如其生焉亦托名不朽矣二首 其一
才叔传神笔更奇,一分为二两无疑。心追造物无穷巧,后代能名今可知。
浏览全部 51 首
题公安宰黄叔万鲁斋 其一
渊中见潜鱼,床下闻斗蚁。从知聪和明,反累目与耳。孔门三千人,十资九其慧。竟失道之归,端为慧所使。回以愚故专,首得一宗旨。其次参好修,与回亦无异。受裁鲁有余,学道心不贰。顿悟圣授机,万理付一唯。
一斋铭有序
天地之道,博厚高明。惟其不二,物乃化生。人生两间,贵乎克一。一则无欲,静虚动直。在昔伊尹,相于商汤。咸有一德,训其嗣王。姬文法汤,纯亦不已。参登孔门,一贯而唯。下学希圣,致礼治躬。勿二勿三,勿西勿东。及其至也,一于恭敬。恭则体信,敬则达顺。信体顺达,礼明乐崇。谁其尸之,位育之功。有美公子,一名斋室。我刻斯铭,敢告无斁。
名男曰参鲁以诗喻之
孔门有高弟,曾子以孝著。求诸圣人言,尚曰参也鲁。才敏谁不愿,顾恐难荷负。苟无德将之,何益于父母。昔如吴起者,善兵亚孙武。齧臂游诸侯,亲丧哀不举。杨彪有子脩,器能颇可取。一旦以罪诛,舐犊徒虚语。吾生本薄祐,略无兄弟助。及汝又一身,不绝如线缕。祖母唯汝爱,无异所生乳。宁止托祭祀,亦欲兴门户。伎俩勿求名,适时乃有补。计虑勿尚巧,合义乃可处。持重尚寡过,摧刚庶无惧。内以保家族,外以扬名誉。高山在所仰,今人岂殊古。参鲁为汝名,其字曰孝孺。
次韵许上舍廷慎见贻
湖海交游遇服虔,中都分得广文毡。孔门冠佩三千士,鲁史春秋二百年。怀庆风流今复睹,瀛洲谱牒古来传。白云试问山中信,祇欲同归贺老船。
出郊劝农饭蔬于法石僧舍时方闵雨有无麦之忧因成八绝 其三
我昔躬耕陇亩间,也知农事最艰难。才疏政拙心劳甚,无补于民合挂冠。
颂十玄谈(并序) 达本 其一
勿于中路事空王,钻火还须金色光。烧却三千并世界,死中得活也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