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石林诗话》: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
《杜工部草堂诗话》:《萤雪丛书》:老杜诗词,酷爱下“受”字,盖自得之妙,不一而足。如“修竹不受暑”、“轻燕受风斜”……诚用字之工也。然其所以大过人者无它,只是平易,虽曰似俗,其实眼前事耳。
《唐诗广选》:有态(“轻燕”句下)。范元实曰:杜有喜用字,如“修竹不受暑”“吹面受和风”及“轻燕”句受字,皆入妙。老坡尤爱“轻燕”句,以为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却,非“受”字不能形容也。
《杜诗说》:“轻燕”句,宋人所极称。上句之工秀,人未见赏。鸥去人还,故久浮不动也。
《唐诗镜》:应手处觉其谈笑而成。
《唐宋诗醇》:杨德周曰:“微风燕子斜”,正与此同看,咏之不尽,味之有余。
《唐诗别裁》:鸥燕性情形态,以“静”字、“斜”字传出(“轻燕受风斜”句下)。
《杜诗镜铨》:末四自伤自解,不堪多读,亦有随遇而安之意。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评选读本》:评:起二最隽语。八句“受”字法,最婉。
《诗境浅说》:杜诗三用“受”字,“轻燕受风斜”、“修竹不受暑”与“野航恰受(两三人)”句,皆善用“受”字。
浣溪沙
照日深红暖见鱼,连村绿暗晚藏乌,黄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虽未惯,猿猱闻鼓不须呼,归来说与采桑姑。
八哀诗 赠司空王公思礼 其二 故司徒李公光弼
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胡(一作犷)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惬。人安若泰山,蓟北断右胁。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高视笑禄山,公又大献捷。异王册崇勋,小敌信所怯。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大屋去高栋,长城埽遗堞。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雅望与英姿,恻怆槐里接。三军晦光彩,烈士痛稠叠。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箱箧。吾思哭孤冢,南纪阻归楫。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疲苶竟何人,洒涕巴东峡。
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
东屯大江北,百顷平若案。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插秧适云已,引溜加溉灌。更仆往方塘,决渠当断岸。公私各地著,浸润无天旱。主守问家臣,分明见溪伴。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欧鸟镜里来,关山云边看。秋菰成黑米,精凿传白粲。玉粒足晨炊,红鲜任霞散。终然添旅食,作苦期壮观。遗穗及众多,我仓戒滋蔓。
写怀二首 其一
劳生共乾坤,何处异风俗。冉冉自趋竞,行行见羁束。无贵贱不悲,无富贫亦足。万古一骸骨,邻家递歌哭。鄙夫到巫峡,三岁如转烛。全命甘留滞,忘情任荣辱。朝班及暮齿,日给还脱粟。编蓬石城东,采药山北谷。用心霜雪间,不必条蔓绿。非关故安排,曾是顺幽独。达士如弦直,小人似钩曲。曲直我不知,负暄候樵牧。
九日登梓州城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襄州。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秋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其一十二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
浏览全部 1586 首
踏莎行 十九部仄韵 其一十
隅角虫鸣,窗前竹影。一鸣一影惊人醒。怔忪认作玉人来,看来不是心生梗。澹月斜檐,清风扫径,愁肠与此多相称。伊人小字呼千遍,隔山隔水无人应。
和内兄金士廉清明日答张应辰见过 其二
小雨轻风寒食后,一春惟酒是生涯。过江不用歌桃叶,出郭先宜看杏花。乱后此身犹是客,醉中随处即为家。白鸥信我忘机事,拟买沧洲一钓车。
水调歌头 玉湖赋别苏俊及高州诸子
鸥鹭旧盟侣,酒海放吟槎。平生际遇缘会,乘兴向天涯。入眼江山未老,是处欣看芳草,岭粤究堪夸。聊共二三子,午日正清嘉。波光碧,四山翠,罩轻纱。夕阳凫影,一湖寒霭荡思遐。浅醉孤怀何似,待作他年归计,此地可浮家。随意扁舟去,烟雨钓竿斜。
静对
静对炉烟一缕霞,谢天成就澹生涯。安排瓦砚临章草,收拾瓷瓶插郑花。莫问家储无担石,休嫌人事似团沙。三杯竟醉醒时晚,卧看春云送日斜。
江村
一壶淡茗啜春晴,避地江村小棹横。风暖径幽花满坞,沙暄竹密燕窥楹。久惭樗栎能容我,细味沧桑倍有情。应世无方勤洗耳,只堪倚石听松声。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二十
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