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石林诗话》: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
《杜工部草堂诗话》:《萤雪丛书》:老杜诗词,酷爱下“受”字,盖自得之妙,不一而足。如“修竹不受暑”、“轻燕受风斜”……诚用字之工也。然其所以大过人者无它,只是平易,虽曰似俗,其实眼前事耳。
《唐诗广选》:有态(“轻燕”句下)。范元实曰:杜有喜用字,如“修竹不受暑”“吹面受和风”及“轻燕”句受字,皆入妙。老坡尤爱“轻燕”句,以为燕迎风低飞,乍前乍却,非“受”字不能形容也。
《杜诗说》:“轻燕”句,宋人所极称。上句之工秀,人未见赏。鸥去人还,故久浮不动也。
《唐诗镜》:应手处觉其谈笑而成。
《唐宋诗醇》:杨德周曰:“微风燕子斜”,正与此同看,咏之不尽,味之有余。
《唐诗别裁》:鸥燕性情形态,以“静”字、“斜”字传出(“轻燕受风斜”句下)。
《杜诗镜铨》:末四自伤自解,不堪多读,亦有随遇而安之意。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评选读本》:评:起二最隽语。八句“受”字法,最婉。
《诗境浅说》:杜诗三用“受”字,“轻燕受风斜”、“修竹不受暑”与“野航恰受(两三人)”句,皆善用“受”字。
前出塞九首 其四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东津送韦讽摄阆州录事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宠行舟远泛,怯(一作惜)别酒频添。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建都十二韵
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建都分魏阙,下韶辟荆门。恐失东人望,其如西极存。时危当雪耻,计大岂轻论。虽倚三阶正,终愁万国翻。牵裾恨不死,漏网荷殊恩。永负汉庭哭,遥怜湘水魂。穷冬客江剑,随事有田园。风断青蒲节,霜埋翠竹根。衣冠空穰穰,关辅久昏昏。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
复愁十二首 其三
万国尚防寇,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
绝句二首 其二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浏览全部 1586 首
踏莎行 十九部仄韵 其一十
隅角虫鸣,窗前竹影。一鸣一影惊人醒。怔忪认作玉人来,看来不是心生梗。澹月斜檐,清风扫径,愁肠与此多相称。伊人小字呼千遍,隔山隔水无人应。
和内兄金士廉清明日答张应辰见过 其二
小雨轻风寒食后,一春惟酒是生涯。过江不用歌桃叶,出郭先宜看杏花。乱后此身犹是客,醉中随处即为家。白鸥信我忘机事,拟买沧洲一钓车。
水调歌头 玉湖赋别苏俊及高州诸子
鸥鹭旧盟侣,酒海放吟槎。平生际遇缘会,乘兴向天涯。入眼江山未老,是处欣看芳草,岭粤究堪夸。聊共二三子,午日正清嘉。波光碧,四山翠,罩轻纱。夕阳凫影,一湖寒霭荡思遐。浅醉孤怀何似,待作他年归计,此地可浮家。随意扁舟去,烟雨钓竿斜。
静对
静对炉烟一缕霞,谢天成就澹生涯。安排瓦砚临章草,收拾瓷瓶插郑花。莫问家储无担石,休嫌人事似团沙。三杯竟醉醒时晚,卧看春云送日斜。
江村
一壶淡茗啜春晴,避地江村小棹横。风暖径幽花满坞,沙暄竹密燕窥楹。久惭樗栎能容我,细味沧桑倍有情。应世无方勤洗耳,只堪倚石听松声。
池州和同官咏梅花 其二十
村墅苔为径,茅檐竹作篱。神清和月写,香远隔烟知。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