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杜臆》:同此雨色,同此微寒,莺则“坐”,鹭则“飞”;“坐”者“愁湿”,“飞”者“剧干”,皆失其性也。非莺真“愁湿”,鹭真“剧下”,闷中览物,若莺、鹭同此闷者,所以为“戏”也。又说到自身,晚节漂零,诗律渐细,若得酒伴与之谈诗,岂非闷中一适,谁家可以数去而不自惜其酒乎?此亦“戏”也。……“老去诗篇浑漫与”,真语也;“晚节渐于诗律细”,戏语也。然公于漫兴中脉理甚细,戏语亦真。
《杜诗详注》:“清狂客”三字,旷怀豪兴,兼而有之,公之自命甚高。公尝言“老去诗篇浑漫与”,此言“晚节渐于诗律细”,言用心精密;“漫与”,言出手纯熟,熟从精处得来,两意未尝不合。朱瀚曰:“江浦”二字打头,近俗;“暄昨夜”,更俗;“动微寒”,欠稳;“雨色”、“雷声”,土木对偶,比“雷声忽送千峰雨”何如?“交”、“并”二字,重复;“太剧干”三字,晦涩;……其云“晚律渐细”,岂少年自居粗率乎?
《读杜心解》:旧以此诗为索饮戏呈,遂来寒乞之诮,而不知其非也。详诗意,平时常饮于路,此夜则留宿路斋而晓呈者……其曰“遣闷”者,居夔枯寂而“闷”;曹长多情,是可“遣”也。……峡中朋宴殊简,得一曹长,便深嗟而乐道之。议者自家错解,乃云不类少陵本色,不知此正少陵本色处也。
《杜诗镜铨》:邵云;曰稳曰细,总见此老苦心(“晚节渐于”句下)。
《雨村诗话》:少陵诗有不可解之句……又如“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偶对不测,自称“律细”,何耶?盖雨中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耳。雨中闷极,唯有作诗饮酒,故想路十九也。此皆意在空际之法。
解闷十二首 其一
草阁柴扉星散居,浪翻江黑雨飞初。山禽引子哺红果,溪友得钱留白鱼。
逃难
五十头白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叶去声)。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欢。故国莽丘墟,邻里各分散。归路从此迷,涕尽湘江岸。
夜二首
白夜月休弦,灯花半委眠。号山无定鹿,落树有惊蝉。 暂忆江东鲙,兼怀雪下船。蛮歌犯星起,空觉在天边。 城郭悲笳暮,村墟过翼稀。甲兵年数久,赋敛夜深归。 暗树依岩落,明河绕塞微。斗斜人更望,月细鹊休飞。
溪上
峡内淹留客,溪边四五家。古苔生迮地,秋竹隐疏花。塞俗人无井,山田饭有沙。西江使船至,时复问京华。
送人从军
弱水应无地,阳关已近天。今君渡沙碛,累月断人烟。好武宁论命,封侯不计年。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
绝句六首 其五
舍下笋穿壁,庭中藤刺檐。地晴丝冉冉,江白草纤纤。
浏览全部 1586 首
浣溪沙 题士女图
础润苔衣湿不乾。落红飞尽尚轻寒。庭前细雨更漫漫。古髻学成妆阁坐,腰支人觉带围宽。沉沉不语向阑干。
傅安道杨仪之二漕劝农有诗次韵二首 其一
并峙双台峻,分驰四牡闲。共欣膏脉润,未要粉泥乾。诗律何妨细,欢情岂遂阑。新畬行可问,载酒想同看。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 其五
揖坐楼头夜,酒杯生菜盘。交情三月暮,细雨一灯寒。谈笑响如在,赓酬墨未乾。死生千古别,西日照阑干。
端居赋兴
闲庭雨过昼添寒,柳竹青葱俯一栏。渐与世疏文笔放,偶缘春好酒杯宽。石唇苔润初安臼,水面萍分独下竿。惟有佳禽笑多事,中年心意未阑珊。
浪淘沙令 其二
落日在阑干。风满晴川。坐来高浪拥银山。白鹭欲栖飞不下,却入苍烟。千里水云寒。正绕烟鬟。拍浮须要酒杯宽。天与吾曹供一醉,不是人间。
次韵李大著春日杂诗十首 其一
春晚饶芳景,官閒得细看。隔窗黄鸟并,开卷壁鱼乾。过雨苍苔湿,迎风翠竹寒。发华搔更短,斗酒自相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