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第三句最佳,五、六近套,尾句乃有味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象外之趣,色外之艳,读之使人神远。非深于佛理,谁能道只语?
《唐诗摘钞》:起句着“禅师”,次句着“房”字。三、四又着“师”,五、六又着“房”。结云云,既与师相别,但闻钟声杳霭,而其空遂远矣,此亦暗暗双绾。人知此诗风致韶秀,而不知其章法之紧密也。
《唐诗成法》:通篇总发“此中闲”三字。“花”字正应“春城”,“雪”字反应“春城”,“钟声”又反应“闲”字也。“山”、“树”写寺,“帘”、“户”写禅房、非复也。
《唐诗笺要》:开端真甚老甚。“僧腊”一联,情外情,景外景,百思难道。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如此结尚是开、宝。冯班:三胜四,人多不解。第三联亦未为工。纪昀:三、四微有俗韵,不及五、六。
赠别崔司直赴江东兼简常州独孤使君
爱君青袍色,芳草能相似。官重法家流,名高墨曹吏。春衣淮上宿,美酒江边醉。楚酪沃雕胡,湘羹糁香饵。前朝山水国,旧日风流地。苏山逐青骢,江家驱白鼻。右军尚少年,三领东方骑。亦过小丹阳,应知百城贵。
鲁中送从事归荥阳
故园衰草带荥波,岁晚知如君思何。轻橐归时鲁缟薄,寒衣缝处郑绵多。万人都督鸣骝送,百里邦君枉骑过。累路尽逢知己在,曾无对酒不高歌。
宿石邑山中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送夏侯审
谢公邻里在,日夕问佳期。春水人归后,东田花尽时。下楼闲待月,行乐笑题诗。他日吴中路,千山入梦思。
送齐明府赴东阳
绿丝帆繂桂为樯,过尽淮山楚水长。万里移家背春谷,一官行府向东阳。风流好爱杯中物,豪荡仍欺陌上郎。别后心期如在眼,猿声烟色树苍苍。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顾步曾为小山客,成名因事大江公。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东。
浏览全部 183 首
林纯卿卜居西湖
藏书湖上屋三间,松映轩窗竹映关。引鹤过桥看雪去,送僧归寺带云还。轻红荔子家千里,疏影梅花一水湾。和靖高风今已远,后人犹得住孤山。
次沈生江村韵
一径渔樵外,孤亭水树间。池春芳草合,庭午落花闲。僧为征诗至,儿因贳酒还。卷帘看野色,微日下柴关。
送人归村居
水际茅斋碧霭间,东风欲趁杏花还。一杯绿柳桥边酒,十里斜阳马上山。芳草送人何寂寂,晚莺留客太关关。旧交零落新交少,为说求间未许间。
诉衷情令 其三 宝月山作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宿少林寺
夕阳半岭照松关,初地幽栖少室山。僧磬自鸣林鸟静,天风不动石萝闲。悬岩五乳青冥外,古树三花杳霭间。闻道折芦人去远,锡飞常带白云还。
夜棹
一棹归何晚,前村暮霭平。疏灯传远树,寒橛出孤城。宿鸟楼还语,幽香静更清。苍茫烟水外,凉月送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