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
《瀛奎律髓》:第三句最佳,五、六近套,尾句乃有味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象外之趣,色外之艳,读之使人神远。非深于佛理,谁能道只语?
《唐诗摘钞》:起句着“禅师”,次句着“房”字。三、四又着“师”,五、六又着“房”。结云云,既与师相别,但闻钟声杳霭,而其空遂远矣,此亦暗暗双绾。人知此诗风致韶秀,而不知其章法之紧密也。
《唐诗成法》:通篇总发“此中闲”三字。“花”字正应“春城”,“雪”字反应“春城”,“钟声”又反应“闲”字也。“山”、“树”写寺,“帘”、“户”写禅房、非复也。
《唐诗笺要》:开端真甚老甚。“僧腊”一联,情外情,景外景,百思难道。
《瀛奎律髓汇评》:冯舒:如此结尚是开、宝。冯班:三胜四,人多不解。第三联亦未为工。纪昀:三、四微有俗韵,不及五、六。
鲁中送鲁使君归郑州
城中金络骑,出饯沈东阳。九月寒露白,六关秋草黄。齐讴听处妙,鲁酒把来香。醉后著鞭去,梅山道路长。
同题仙游观
仙台初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 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生小洞幽。 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送元诜还江东
过(一作渡)江秋色在,诗兴与归心。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潮声当昼起,山翠近南深。几日华阳洞,寒花引独寻。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
李中丞宅夜宴送丘侍御赴江东便往辰州
积雪临阶夜,重裘对酒时。中丞违沈约,才子送丘迟。一路三江上,孤舟万里期。辰州佳兴在,他日寄新诗。
送襄垣王君归南阳别墅
都门霁后不飞尘,草色萋萋满路春。双兔坡东千室吏,三鸦水上一归人。愁眠客舍衣香满,走渡河桥马汗新。少妇比来多远望,应知蟢子上罗巾。
浏览全部 183 首
林纯卿卜居西湖
藏书湖上屋三间,松映轩窗竹映关。引鹤过桥看雪去,送僧归寺带云还。轻红荔子家千里,疏影梅花一水湾。和靖高风今已远,后人犹得住孤山。
次沈生江村韵
一径渔樵外,孤亭水树间。池春芳草合,庭午落花闲。僧为征诗至,儿因贳酒还。卷帘看野色,微日下柴关。
送人归村居
水际茅斋碧霭间,东风欲趁杏花还。一杯绿柳桥边酒,十里斜阳马上山。芳草送人何寂寂,晚莺留客太关关。旧交零落新交少,为说求间未许间。
诉衷情令 其三 宝月山作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宿少林寺
夕阳半岭照松关,初地幽栖少室山。僧磬自鸣林鸟静,天风不动石萝闲。悬岩五乳青冥外,古树三花杳霭间。闻道折芦人去远,锡飞常带白云还。
夜棹
一棹归何晚,前村暮霭平。疏灯传远树,寒橛出孤城。宿鸟楼还语,幽香静更清。苍茫烟水外,凉月送人行。